追、求、訂(定)、結、離。先談「追」。
人本來與另一個人兩為一體,人生在世為的是尋找失落的另一半,找得到便會得到幸福美滿的愛情與人生。找尋另一半的過程,就是「追」。
「追」是由無變有,一切由零開始。對所追逐的是對還是錯總存著一個問號。
「追」是戀愛過程的開始,包含了尋找和追逐,常被視作為一場「男女攻防戰」的戰幔,是一門好玩的玩意,但玩得好卻不容易。「追」的一方千方百計要攻陷對方的心,而「被追」者為了要了解「追」者是否適合自己,通常都採取防守方法,小心翼翼地不讓對方佔有可乘之機,拖延時間慢慢去計算對方是可以付託終生還是只是情場玩家。決定勝負關鍵就在誰可以俘虜對方的心。
「追」的過程常有錯配,關係到以後的發展是成功還是失敗。
隨著時代轉變,「尋找和追逐戀愛」的態度和手法已經轉變,這可從「追」的俗語演變反映一二。
「追逐戀愛」,普遍會用以下幾個俗語表達 -- 「追」、「溝」和「界*」。雖然這三個字都意指「追求」,但從字面用法的轉變,反映了近廿年來人們對「尋找追逐戀愛」的態度和手法的演變。
「追」,反映了當事人的態度含蓄,有一步一步漸進、按步就班的模式,有如煲老火湯。追求的過程次序大抵是﹕約會 --> 示愛 --> 戀愛 --> 性行為。
「追」者,是我們這種三字頭的中坑男人多會採用的保守追逐戀愛手段。先約會慢慢了解對方是否合適,從而再決定向對方表達愛意。好大原因是這年紀的人要找的是一個可以組織家庭的伴侶,而不是一個行街消遣的玩伴。
「溝」,當事人的態度進取,講求快和一拍即合意味,合則來不合則去。尤如快餐店選擇食物的模式,好講眼緣或FEEL(感覺),看中了就道明來意。追求的過程次序大抵是﹕示愛 --> 約會 --> 性行為 + 戀愛。
「溝」者,是十多年前年輕人普遍採用的追逐戀愛態度。「受唔受溝」﹖這四個字反映一方先以示愛方式表達對對方的興趣,再來才考慮與對方發展的可能性。大有先禮後兵之意。「受溝」不一定可以發展戀愛關係,所以「追者」仍會千方百計去取悅對方,因為「受溝」容易,留得住對方卻不容易。
「界*」,當事人的態度屬極度進取且帶有侵略性,猶如攜帶武器上戰場對壘,是男女攻防戰最形象化的一種態度和手法。一入對方陣地就要迅即攻陷對方、速戰速決。目的多是「一夜情」的結果。追求的過程次序是﹕示愛 + 性行為 --> 約會 --> 戀愛。
「界*」者,是近年潮人新興用語,可以說現代人對戀愛的態度有「即食化」的趨勢。有如杯麵或微波爐食品,他們不大講求追求過程的樂趣,只求滿足肉慾,不用計較過程的鋪排和心思,通常都是始亂終棄的結局收場,所以最為現代女性所鄙視的一種追逐戀愛模式。
相比之下
我比較喜歡溝同追,始終個人性格係咁..界...
我應該唔會...
唔知點解我對拍拖時期界有d反感==
分類: 未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