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曜日
今天找來了一篇跟日本文化的東西*
子」與崇日心理
1999/06/20
日本女人名字末尾常見「子」這個字。據說,這個「子」是古時宮廷貴族社會喜好為女子取的名字。明治維新以後,一般庶民才開始流行開來;昭和時代以後,過半數的女子都是某某「子」。
為什麼會衍生這種風俗?因為平安時代(794-1192)盛行陰陽五行,謂女性是「陰」,「陰」又是「穴」,是四次元的冥府,創造萬物的根源世界。而這個「陰」的方位是「子」,以時間觀念來講,「子」是一天的結束,也是一天的開始。所有嶄新的事物,都是從這個四次元世界創造出的,而「子」的中心存在,正是女子。
有些人認為在網上取名某某「子」是一種令人唾棄的崇日心理。其實也不必這麼小心眼,翻翻統計,日本女子的名字排行榜,在明治末年大正初年(1912),第一名是「千代」(ちよ),翌年以後,才讓位給「正子」(まさこ)、「靜子」(しずこ)、「文子」(あやこ)、「幸子」(さちこ)、「久子」(ひさこ)、「和子」(かずこ)等「子」族的。
這些「子」持續到昭和末期,昭和55年(1980)開始,榮登排行榜前十位的是「美咲」(みさき)、「惠」(めぐみ)、「愛」(あい)、「彩」(あや)、「舞」(まい)、「瞳」(ひとみ)、「楓」(かえで)、「萌」(もえ)等單字名。其中「愛」連登寶座有八年之久,「美咲」持續了六年之久。
去年的排行榜前十名是「萌」、「美咲」、「優花」(ゆか)、「舞」、「彩乃」(あやの)、「葵」(あおい)、「七海」(ななみ)、「玲奈」(れいな)、「明日香」(あすか)、「未來」(みらい)。或許有人會奇怪,怎麼取這麼俗氣的名字?這些名字都要用日本音來唸,才能理解字義中的豪爽與隱含在內的父母期待。
正因為我知道日本女子名字的變遷,所以偶爾看到有人提及「子」字跟崇日心理的關係留言時,總是會偷偷苦笑。孔子、莊子、老子等聖賢,可能也會在地下搖頭嘆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唉,孺子真是不可教也。


今天早上有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
所以媽媽跟我說今天不要回教會了`
免得危險`
就只拿聖經出來了`
今天早上看《Spider Man 2》`
也很好看喔`
主角們的眼睛果真很美`
12點多才出外吃飯`
然後又到處逛`
買了很多的東西`
好重喔`
4點多回到家中`
什麼功課也沒做過`
唉`
又要被扣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