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男性具備剛強,冷漠,理性的特質.從不向人低頭,
在人前不會輕易流淚,因此有承擔家庭的能力.
但今日一幕令我再一次推翻以上所言.
为人师表往往给人一种严肃的,饱读诗书的,高不可攀的形像,
无人敢走近,无人敢说笑,更不用说甚麼亦師亦友.
但時代的轉變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迈进一大步,在上课是可以轻松一些,
有时谈天,有时说地.而他就是时代变迁的产物.
他是一位伟反傳統的老師,授課時定必加插一些滑稽的動作,有趣的表情,
捧腹大笑的故事...几乎没一堂是昏闷的度过.
下课后,他不是转头就走,
反而向我们施以数数几句短短的慰问,视我们如兄弟姐妹.尤其是班中的某位学生.
在言談間沒有身份限制,也没有高低之分.
像这样的老师怎不讓人尊重?怎不討人歡心?
可是今天他在雲雲人海中流下數滴男兒淚.
他卸下男子的自尊,拋開薄薄的面子,流露自己的脆弱,
与他的爱徒火拼时落泪.
是因为他敌不过爱徒的言论吗?不是.
是因为他受不住爱徒的批评吗?不是.
是何原因?
我想他为他爱徒屢勸不聽,是非不分而心痛.
他為自己虛耗了心機而悲慟…
這就是錯誤的投資?
还是他一直看错了人?…
一句句的问话符號直在他心中盤旋,
他更慾放棄一個無可救藥的學生.
可是不忍之心挽回他失望之情,
他还是再给爱徒一次機會,讓他改過.
下課後,叫爱徒留下,给予一番苦口婆心的训言,
最後俩人也冰釋前嫌了.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你們有什麼得著呢?
是為這位老師抱不平,
還是在指責爱徒的不是?
在於我的看法,我卻十分欣賞這位老師自然流露的情感,
不抑壓自己,亦可看到他對爱徒關愛之情.
更深深地體現偉大的中國文化精髓.
中國人重視情,除了一般父子,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外,
亦重視朋友之情,所謂 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是如此意思.
朋友是指一切的同事,同业,同伴,同志等,
因此他视爱徒如兄弟,如朋友.
在中國人情感文化中,
亦包含待人要有关爱,珍惜,顾念之情
他所做正正表現关爱之情.
有這樣的一位老師, 爱徒還有埋怨的理由吗?
我想是没有!
但愿所有的莘莘學子能明白老師的苦心,時刻尊重老師的教授方式,
不再出言不逊,以下犯上.
始終老師必有私我們敬佩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