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經濟勢頭有多強勁,潛力有多大?
今年7月,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其他機構聯合發布了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顯示中國大陸的排名比去年高出5位,排名第17位,這是中國首次進入世界前20名。結果表明,我國的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明顯改善。
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創新和創業的政策和措施,重點是培育和擴大新興產業,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新舊動能的轉化明顯加快。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技術部長任志武24日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說。
第二季度,每月新建企業超過60萬家。
「恆指牛熊證街貨圖」可讓投資者更貼市地掌握恆指牛熊的倉位部署。圖中的街貨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五日分佈於各個收回區域的街貨量變化及重貨區域,一目了然。
任志武將今年新勢頭的發展趨勢概括為“快速增長”、“強勁活力”、“新格局”、“優良環境”。
“增長快”,新動能保持高速增長,對經濟發展的主導支持作用進一步凸顯。今年前7個月,高新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了11.6%和8.6%,高於規模超過5.0%和2.0%的行業。新動能帶動結構優化,高科技制造業占工業規模的13%以上,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高科技制造業投資增長12.2%,比制造業總投資高4.9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服務、科技服務和高技術服務的業務收入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6.7%、16.4%和14.8%,高於4.0、3.7和2.1個百分點以上的服務收入。
強大的生命力,創新與創業相互促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近年來,一系列鼓勵創新和創業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實處,使創新和創業的熱情沒有降低,新市場參與者的數量也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市場參與者998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2.5%。
“目前,中國市場實體總數已超過1億,達到了象征性的高位。”任志武說,新市場參與者的“質量”也在同步提升,這更令人欣慰。今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產業。企業數量為56.9萬家,同比增長19.9%。特別是自第二季度以來,大眾企業家的意願持續上升。從4月到6月,每月新成立的企業數量突破60萬,創曆史新高。
“新業態”,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新業態蓬勃興起。今年7月,全國網絡零售總額478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3%,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3%,比去年同期增長3.5個百分點。互聯網與經濟社會領域的融合創新不斷深化,智能零售、產能共享等新熱點不斷湧現,產業生態快速重建,互聯網企業國際化取得積極成果,投融資持續增長。不活躍。
“環境優良”,創新生態繼續優化,新動能培育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任志武說,今年上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發布了優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績效、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加強知識產權試點改革、推進人才評估機制改革等改革文件。進一步打破限制創新和創業的體制障礙,釋放新動能開發的活力。
英倫皇家保管箱 收費更為系統有條理以外,在運營操作上也做的井井有條,在保管箱運營操作上做出創新突破。
相關文章:
金融改革和轉型促進了高質量的發展
明確的方向導致改革和轉型
理財業務轉型加快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報價線重啟“反周期因素”
流動性對沖本地債券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