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精華數學
國小精華數學dvd課程
krddrvcq
暱稱: 美女
性別: 女
國家: 台灣
地區: 其他地區
« July 2025 »
SMTWTFS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新文章
勵志小故事又一則
半裸酥胸性感主播楊偌...
肘襲
[回應] 為何台灣那麼多...
忙裡偷閒小血拚?Vince...
文章分類
全部 (1654)
訪客留言
最近三個月尚無任何留言
每月文章
日誌訂閱
尚未訂閱任何日誌
好友名單
尚無任何好友
網站連結
尚無任何連結
最近訪客
最近沒有訪客
日誌統計
文章總數: 1654
留言總數: 5559
今日人氣: 23
累積人氣: 127258
站內搜尋
RSS 訂閱
RSS Feed
2012 年 10 月 7 日  星期日   雷雨


普羅米修斯,神話、亂倫、探索的意義 分類: 未分類


prometheus

即將提及本片劇情與結局,一句總結:對《異形》第1集越有概念、越可能喜歡。

我很喜歡Ridley Scott,不過他近年的很容易有種「想說太多」的毛病,

不管是《王者天下》、《謊言對決》還是《羅賓漢》,

故事的主軸都很單純,其中也安插了好幾個相當吸引人的主題,

可是Ridley Scott每個都想說、每個都說一些,結果就是整部電影不夠俐落、淪為冗長,

就算仍有優秀的演員與磅礡的視覺得以支撐--也因此以上作品我都不討厭,

仍讓人不免為他的作品感到可惜,

這部《普羅米修斯》就是如此,主題很大、預告很震撼,

那句「探索人類起源、可能自取滅亡」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久違的戰慄與感動,

相較於《阿凡達》,《普羅米修斯》絕對能根據更大的架構、描繪更大的幻想,

隻是,就結果而言,《普羅米修斯》恐怕沒那麼理想,

照例,我還是不討厭、甚至某種程度還蠻喜歡《普羅米修斯》的,

但我不會說這是一部必看的經典,

如果你沒看過《異形》第1集、或者看過但忘記了,你很可能不會喜歡這部作品,

以下要開始講劇情了,想走的、現在還來得及。

1、更精緻而宏觀的《異形戰場》

整體來說,《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就是那句標語「探索人類起源、可能自取滅亡」,

考古學家情侶Holloway與Shaw發現好幾個古文明都有某種共通圖騰,

圖騰中的人指向某個遙遠的星系,那個星系非常像太陽系、還有個很像地球的行星,

Holloway與Shaw相信,人類的創造者--他們稱之為Engineer--就在那裡,

為了探索人類的起源、為了瞭解人被創造出來的原因,他們想面對Engineer並與之對話,

於是他們找上科技財閥Weyland Industries,

他們獲得了資助、搭乘科學探勘太空船Prometheus前往宇宙的另一端,

Prometheus上的人,除了考古學家情侶外,隻要兩人需要注意,

其一是萬磁王扮演的機器人David,他熱切地學習知識、渴望成為甚至超越人類,

其二是史上唯一比白雪公主正10倍的皇後、應該也是機器人的Vickers,

一行人到了宇宙另一端的行星後,他們如期找到了Engineer,

Engineer像是更巨大而先進的人類--不知為何都沒有體毛--科技遠超過人類,

而主角一行人驚愕地發現,

Engineer在創造人類之後,另外創造了準備用來毀滅人類的生物武器,

卻在意外中被這生物所殺--而主角一行人必須面對這些生物,以及可能的全滅命運,

在一次次的衝突與殺戮之後,

被喚醒的最後一個Engineer跳上太空船、準備航向地球毀滅人類,

所幸英勇的Prometheus船員以船身撞過去、與之同歸於盡,Engineer的太空船因而墜落,

唯一的人類倖存者是Shaw,

另外有隻剩下頭的David--《異形》第1極與第4集都有隻剩下頭的機器人,

他們倆一起找到Engineer的其他太空船,

繼續踏上探索人類存在意義的旅程,很迷人的故事,是不是?

其實《異形戰場》也在講差不多的東西,

其中,Weyland所資助的探險隊前往南極、探勘綜合一切古文明特色的金字塔,

他們發現所有的古文明都受惠於終極戰士這種外星人,

而古人在獻祭過程中成為培養異形的器皿、產出的異形則用來完成終極戰士的成年禮,

於是,深陷南極地底金字塔裡的探險隊成員不但要設法保命,

還得確保異形不會來到地面、以免人類被全滅,

粗糙了點,而且Paul Anderson確實比不上Ridley Scott,

但誰能說《異形戰場》的骨架真的與《普羅米修斯》差了非常多?

幸好,骨架差不多、血肉畢竟大不同,

相較之下,《普羅米修斯》無論在視覺上還是訊息上,都比《異形戰場》精緻而宏觀。

2、與《異形》第1集的聯繫、異形的起源

就時序來說,《普羅米修斯》的結尾可遙接到《異形》第1集的開頭,

當年Ripley搭乘Weyland Industries的太空船、經過《普羅米修斯》裡的某個行星時,

意外地收到了微弱的信號,降落後發現了迷樣的巨大太空船、以及遇到了異形,

那個迷樣的太空船,就是前面提到Engineer開走、結果被Prometheus撞到墜落的那部,

而異形是哪來的呢?自然是來自Engineer所開發的生物武器,

但其中又參雜了人類所種下的因,

機器人David雖然性能極優秀,但總被人類視為飛人與異類、甚至矮人類一截,

這讓他對人類有著複雜的情結--是的,這機器人很明顯是有情緒的,

當David發現了生物武器後,

他用計讓Holloway吞食了該生物、Holloway去跟Shaw上床,

透過體液,該生物在Shaw身體裡形成稱為Trilobite的怪獸,基本上很像變種的大烏賊,

David原本想將Trilobite連同Shaw運回地球--《異形》第1集的生化人也企圖這樣,

結果求生意志強烈的Shaw及時取出了Trilobite,

最後,在混戰中,Shaw引誘企圖殺害她的Engineer迎向Trilobite,

Trilobite制服了Engineer、在其身中產下了卵,

從Engineer體中破體而出的怪獸,就是許多人熟悉的異形的原型!

3、神話、亂倫、命運

這裡很有趣的是,

人類可視為Engineer的後代,

從Shaw體內跑出來的Trilobite可視為人類的後代、亦可視為Engineer的後代,

當Trilobite在Enginner的體內產卵、進而生下大家熟知的異形,這是名符其實的亂倫,

也就是說,異形不但是亂倫的產物,還可視為與人類有共通父親的兄弟,

而未來人類與異形之戰,根本就是兄弟相殘,這之中的神話趣味也太濃厚了!

確實,加上《普羅米修斯》,整個《異形》系列成了變形的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裡,泰坦神族Titan的首領Cronus吞吃著自己的孩子,最後被兒子Zeus擊敗,

而《普羅米修斯》裡的Engineer企圖毀滅由自己創造的人類,

結果先被同樣是自己所創的生物滅了大半,再被同為自己後代的Trilobite所殺,

之後則是人類與「兄弟」異形永無止境的爭戰,

到了《異形4》,所有的異形皆來自Ripley的複製人,

異形原本是人類的兄弟,如今成了人類的子孫、人類的創造物,

彷彿重現Engineer被擊敗的神話,人類差點被做為子孫或創造物的異形所毀滅,

原來,《異形》系列裡的人類抉擇,說穿了隻是重複其創造者、Engineer的所為罷了,

所謂的神依自己的形象造人、所謂神話中的宿命論,好像也不過如此。

4、人的存在目的、探索的意義

人類的存在目的是甚麼?或者換個方式問,人為什麼被創造出來?

在《普羅米修斯》裡,沒有明確的答案,倒是有悲哀的可能,這反映在以下的對話裡:

Holloway:「我想知道Engineer為什麼要創造我們。」

David:「你們人類又為什麼要創造我呢?」

Holloway:「因為我們可以。」

David:「你可以想像,如果你的造物主這樣回答你,你會有多失望嗎?」

是的,神--如果存在的話--之所以創造人,

說不定隻是因為祂辦得到、說不定隻是因為祂想要來一場創世的實驗,

說不定神以火球、洪水、瘟疫毀滅成千上萬的人命時,

其根本不是根據甚麼道德上的理由,純粹是因為祂辦得到、或者想做實驗,

就像Engineer能創造人、也能毀滅人,

既然如此,人類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造,又是為了甚麼?

客觀事實或許存在,就已知的邏輯,客觀事實必須存在,

然而支撐著人追求客觀事實、追求科學、追求真理的,說穿了就是無法被證明的信念,

失去這信念的人,將失去探索的動力,就像尚未感染的Holloway,

至於仍堅持信仰的Shaw,

她仍未見過所謂的上帝,仍未在父親以及愛人Holloway的死之上看到甚麼意義,

但因為堅持信仰、所以她決心探索下去,

而她將找到甚麼?是否會另一片虛無?會不會為人類帶來另一次全滅的危機?

她不知道,沒有人知道,而這就是探索的意義,探索就是意義。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Ridley Scott想表達的,但這是我從《普羅米修斯》裡強烈感受到的,

甚麼科學的傲慢,甚麼探索的失控遭緻滅亡,

在我看來比較像是典型的偏見、對科學的狹隘想像與對宗教情懷的過度膨脹,

這或許隻是一部科幻恐怖片,

這或許還是一部對財團、對大企業、對科學家提出批判的警世作品,

但對我來說,其中最強烈的,分明是對科學的、探索的愛。

註:經查,《異形》第1集與《普羅米修斯》的行星是不同的。

延伸:很棒的《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參考資料、《普羅米修斯》相關神話

prometheus_ver7

prometheus_ver8








訪客留言 (返回 krddrvcq 的日誌)


Rolex Replica 於 2021-02-09 06:57 PM 發表:
Nei primi anni ’50 il mondo aspettava di vedere?l’impermeabilità di un orologio?compiere un passo avanti.Più che in termini di mera resistenza all’acqua chi praticava immersioni, attività che in quel periodo stava crescendo esponenzialmente, necessitava di un vero e proprio strumento al polso.Quando c’è di mezzo l’acqua sappiamo tutti che?Replica Watches con la cassa Oyster?è negli anni ’20 stata una pioniera, ma il primo orologio subacqueo a potersi chiamare veramente tale è stato il?Fifty Fathoms?Imitazioni rolexdi Blancpain.Almanacchi messi da parte nel corso degli anni i due top diver hanno preso strade diverse: il Submariner è diventato meritatamente un segnatempo iconico e sulla bocca di tutti, un po’ meno noto è il Fifty Fathoms (appassionati sempre ben informati esclusi) ma grazie al congiungimento con il DNA di Alta Orologeria che scorre in Blancpain lui vola a quote più alte.Il Submariner, Patek philippe nautiluspresentato a Baselworld nella primavera del ’54 quando il Blancpain era già in vendita, grazie alla corona avvitata brevettata da?Rolex?poteva raggiungere agevolmente i 100 metri di profondità.
[ 回覆 ] [ 封鎖 ] [ 刪除 ]


訪客名稱:
電郵地址: (不會公開)
驗證碼:  按此更新驗證碼 (如看不清楚驗證碼請點擊圖片刷新)
俏俏話: (必需 登入 後才能使用此功能)
[ 開啟多功能編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