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得在公司裡說和聽嗎? 每一天工作你都會跟很多人溝通,然而在滔滔不絕的說話中,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當中有幾多時失言?有幾多是錯誤表達意思?就算在午飯時跟同事吃飯,也要留心說話內容。很多人以為說話容易,但當中大有學問,要知道有時候說錯一句說話後果會很嚴重。在公司說話首先要學習說話,其次是聆聽,兩者決一不可。
說和聽要有重點
說話方面:平時在公司裡跟同事說話時有沒有想過才說?有時候衝口而出的說話,有可能把秘密告知了另一位同事。亦可能有不懷好意的同事,利用各種問題引導你說話,套取的資料。又或者,在上司/老闆面前說話時語氣是否過於輕浮及廢話太多。其實,要認真考慮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在某種場合說某種話題,不能無的放矢而是要有目的,因為說話目的是讓別人知道你想做什麼。可能,你會認為每句說話,都要計算過才說出來很辛苦,但無奈地也要接受,因為辦公室不是你的家,總不可能隨隨便。
聆聽方面:聆聽,在公司裡十分重要。上司的命令、同事的要求,下屬的回應,如果沒有用心聆聽,就會很容易出錯。舉一個例子:「有位員工返內地工作,他要求國內同事為明日大會預備一切資料。那位國內同事也回應了一句:『基本上沒有問題』,可是到了開大會的當天,什麼都未預備好。原來,他們所說的『基本上沒有問題』意思是很多東西還在準備中,有待觀察。」這件事例除了反映兩地文化差異,還有當事人沒有細心聽那位內地同事的說話,對方不是用「絕對不是問題」的肯定語氣,而是用猶豫的「基本上沒有問題」來回應。因此,遇上懷疑就要再問多一次,再肯定對方是否真的無問題。
說話沒有禁忌 聆聽要專心
事實上,每個人理解力及說話的表達能力都有所差別,你不能假設對方是百分百跟你一樣。所以,表達時要簡單一點,直接,而聆聽要專心及分析,並不是「左耳入右耳出」,還要配合以下三種因素。
時間性 — 當同事正在非常忙碌的時候,你還跟他說重要的事項,可能對方已經無心了解,只是敷衍了事,到了發生問題,應該怪誰?其實,雙方都有要承擔責任。所以,要跟別人說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對的timing即時機跟對方溝通。
環境 — 所指就是在適當場合跟對方溝通,例如公司的周年派對中,還在喋喋不休談公事,未必每一個人都會喜歡。
性格 — 這是考驗你對平時對身邊的人留意,清楚對方性格,就會不講了「崩口人忌崩口碗」的說話。例如,某同事很介意聽到另一位同事的事情,就盡量避免去提起,以免影響大家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