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日:1041007
- ISBN:9789571364162
- 語言:中文繁體
- 裝訂方式:平裝
德國暢銷20萬冊的韌性鍛鍊學
韌性,才是人生最好的武裝
如安在日常生活中鍛鍊本身的韌性?
德國人如何系統性的強化孩子的韌性?
讓你「精於保留、克服危機」的內在大力量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獲選為2013德國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
生活中的挑戰無所不在,
工作壓力、擔心失業、重大傷病、人際/家庭關係、與情人分手、財產損失……
為何有人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失去了求生的勇氣?
為何有些企業家在歷經破產往後,還能東山再起,有些人卻就此放棄?
為何旁人的無心之語會讓某些人整整三天耿耿於懷,有人卻能聽過就算?
為何某人在失戀後會一厥不振,甚至傷害自己、他人,可是有人卻能很快再找回自己的生活意義?
韌性:讓你「精於保留、克服危機」的內在大力量
韌性是
一種心靈的武裝,可以庇護你不被職場苛求,及日常生活壓力所擊垮。
一種人生態度,可以幫忙你以快樂地展望,取代悲痛地回首。
一種自信,可以幫忙你不在意嘲諷,只為自己留下具有建設性的批評。
一種力量,可以讓你勇於抵抗來自周遭苛求,走出陰鬱,重返充實人生。
本書是關於「韌性」,最完整深入探討的一本書。書中透過許多實例故事,揭開本款人性中最神秘的力量,看完你將了解
?韌性這個神秘力量來自何處?
?哪些人格特質有助強韌?
?如何自我測驗自己的強韌度?
?如何培養出有韌性的孩子?
?如安在生活中強化自己的心理抵抗力?
作者介紹 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 生於1969年,曾先後於漢諾威大學與維騰/赫德克大學研讀生物化學,於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攻讀博士。
先後為《明鏡週刊》(Der Spiegel)、德意志報導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及南德廣播公司(Suddeutscher Rundfunk)撰寫醫療及學術相關報導,2000年起擔任《南德日報》(Suddeutsche Zeitung)編纂。
曾於2006年獲頒歐洲青年科學作家獎(The European Science Writers Junior Awards),也曾因揭發器官買賣醜聞獲得守護者獎(Wachterpreis)提名。2013年不僅榮獲亨利?南恩(Henri-Nannen-Preis)「調查獎」提名,更獲選為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
譯者介紹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歷史系與法律系;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台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譯作有《思考的藝術》、《內向者的優勢》、《不幸福人生指南》、《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等書。
前言 揭開我們內心最強大的力量
PART1面對人生考驗,韌性是關鍵力量
別讓壓力壓垮自己
1.
他們為何能從谷底重獲生機?!
2.
面對壓力,你需要心理抵抗力
3.
工作,讓你倦怠嗎?
4.
自我測驗:我的壓力有多大?
PART2 為何他們就是打不倒?
尋找強韌的人格特質之旅
1.
關係,是人生最強的庇護傘
2.
開啟強韌的其他鑰匙
3.
相信自己,可以讓你更有韌性
4.
有韌性,不代表心不會受傷
5.
壓抑是允許的
6.
在不幸中成長,是韌性嗎?
7.
男孩強?還是女孩強?
8.
自我測驗:我的韌性有多強?
PART3成為強韌者的硬條件
那些發生大腦、神經和遺傳上的事
1.
家庭環境的影響力,從小時候就存在
2.
大腦裡的驚駭
...
韌性推薦 李偉文(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 作家)
他們為何能從谷底重獲生機? 這世上存在著一些堅強的人。萬一他們不幸失去工作、情人甚或差點喪生,他們也能重新尋獲保留的勇氣。他們憑藉著一股發自內心的神秘力量,堅持抵抗自己所遭逢的厄運,最終所獲得的成果或許還勝過從前。在整個過程中,這些特別具有抵抗能力的人身上究竟發生什麼事,外人往往無從得知。我們只能從他們的部分表示上驚見,究竟為何他們可以有別於其他人,能從最深的谷底重獲生機。近幾十年來,有愈來愈多專家學者致力於探究這種力量的奧密,希望藉此讓所有人都能掌握它們。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以個別的人生際遇報導為基礎,並且借助一些富有智能的研究,嘗試揭開那些幫忙人們在危機中找到保留勇氣的特質與因素。
生活為我們每個人準備了無數的挑戰,這傍邊偶爾會出現各式各樣嚴重的厄運。在西方世界裡,人們遍及認為最嚴重的個人災難有:與情人分手、重大傷病、財務危機、親朋好友過世、失去家園、失去自由、失去自我認同、在職場上長期不受認可、發生不測、遭到性侵等。在上述所有情況裡,倘若我們不想就此沉淪,就需要心理方面的抵抗能力。每個員工、每個戀人甚或每個成功人士無不需要它。
透過以下的真實案例,你將可以一窺人們是如何成功走出各式各樣的危機。所有當事人的說法,都是在未經過濾的情況下呈現。他們本人究竟是如何成功克服那些乍看之下似乎是難以承受的厄運?對此,他們本人又有何看法?他們自己是否曾經懷疑,在歷經像是遭到綁架、失去子女、遭受危及生命的恐怖攻擊之後,自己能否再度重拾幸福?他們周遭的哪些條件以及哪些人格特質在這些過程中幫忙了他們?
個人的命運是主觀的;與厄運周旋是高度個人的。最有權對此發言的,無非是當事人或他們周遭的親朋好友。在這傍邊,什麼樣的不幸侵襲了什麼樣的人,這點並非無關緊要。某個人或許可以在突然失去一位親人的情況下再度找到保留的勇氣,可是他未必同樣有能力,可以妥善處理像是遭到暴力攻擊、身體失去行動能力或是在職場上遭遇重大失敗等難題。
儘管這傍邊涉及個人性與範例性,不過然後的這些人生故事,讓我們見到了形塑強韌心靈最重要的一些人格特質,包孕自信、智慧、開朗、活力、不氣餒、執行力、自知之明、建立安定社會關係的能力,以及能在人生中完成些什麼的意識。此外,對於變局(或是那些乍看之下不怎麼討喜的情況)採取坦然接受的態度,也會很有助益。
並非得同時具備以上所有特質,才能成功克服危機。事實上,如以下實例所示,具備少許的強韌特質往往就已足夠。重要的是,在遭逢危機的期間,我們必需弄清楚自己身上究竟具備哪些資源,在挫折與哀傷的時刻又該如何運用它們。
失去認同的女人 內文:她周遭的人都很好奇,為何她會如此安祥。畢竟,人們經常從報章雜誌或學術研究文章裡讀到,有些人在突然得知本來自己是被領養的、是偷情的結晶,或是精子銀行裡某位不知名捐精者的種時,他們會喪失一般人對自我的定義,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態。我的父母是誰?我的父親是誰?他的長相如何?我和他長得像嗎?簡言之,就是我到底從哪來的?有時,答案可以靠基因鑑定讓本相大白,有時則是要靠父母將保守多年的奧密說出來。
當來自慕尼黑的莎賓娜(化名)生下女王幾週後,她的媽媽有一天突然大叫了一聲:「啊,這真的很有趣!」當時莎賓娜正與母親一起看媽媽手冊、超音波照片、病院的手環,並且細數一連串與懷孕和生產有關的事。血型的問題突然吸引了這位新出爐阿嬤的留意。她說道:「這真的很有趣,你的血型是B型,爸爸和我都是A型。...
相關類別
此店家最新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