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三角理論
發展的愛情量表中將愛情成份分成三類之外,Sternberg(1986)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論。
他認為愛情包括 三種成份: 親密(Intimacy) 、 激情(passion) 、及 承諾(commitment) 。
- 所謂的親密是指與伴侶間心靈相近,互相契合,互相歸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份;
- 激情是指強烈地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係產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動機,也就是與「性」相關的動機驅力,屬於愛情的動機成份;
- 而承諾則包括短期和長期兩個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個體「決定」去愛一個人,長期的部份是指對兩人之間親密關係所作的持久性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份。
隨著認識的時間增加及相處方式的改變,上述的三種成份將有所改變,愛情的三角形會因其中所組成元素的增減,其形狀與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三角形的面積代表愛情的質與量,面積愈大,據 Sternberg( 1986 )的說法:「三角形越大,愛情就越豐富。」
Sternberg(1986)進一步提出:在三種成份下有 八種不同的愛情關係組合,其分別為:
- 喜歡︰ 只包括親密部份;
- 迷戀︰只存在激情成份;
- 空愛︰ 只有承諾的成份;
- 浪漫之愛︰ 結合了親密與激情;
- 友誼之愛︰ 包括親密和承諾;
- 愚愛︰ 激情加上承諾;
- 無愛︰三種成份俱無;
- 完整的愛︰ 三種成份其急於一個關係當中。
*COPY BY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0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