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漲不漲工資主要由市場說了算
最近,關於漲工資的話題又再次引起職場人士的熱議,消息指出,我國要努力實現職工工資每年增長15%,這樣在“十二五”期間就可以力爭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不過隨後人保部又表示,在工資調整中主要靠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這也就意味著,漲不漲工資主要由市場說了算。
這令大家空歡喜一場,有網友認為,其實找兼職工作時看這份工作工資有多少,今後會不會漲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這份工作的性價比如何,兩個不同單位的人拿著同樣的工資也許生活質量完全不同。本欄撰文:記者李瓊
案例一:表面光鮮的“月光族”
主人公:盧小姐
拿到手工資:4500元
實際收入:2940元
在寫字樓上班的盧小姐是一位典型的Office Lady,每天衣著光鮮的她看似沒有任何生活的壓力,可她有一天還是向記者抱怨,她的薪水並沒能帶來高質量的生活,於是記者就跟她一起算算她的工資究竟花到哪裡去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她的實際收入是這樣的。
小姐目前拿到手的工資是4500元。她們公司沒有食堂,她必須支付每日餐費,30元/天計算,一個月就是660元(22天工作日)。由於穿梭在格子間,還必須額外補充裝飾儀表的費用,不然的話女同事就會產生排擠陣營,按一周100元的服裝、化妝品支出計算,一個月就是400元。因為住的地方離單位比較遠,經常加班,每個月至少還要扣除300元的交通費。
同樣因為加班,盧小姐的身體狀況有些欠佳,她的治療方案是去藥店買來各種營養補品,比如維生素片和鈣片,這個醫療支出按一個月200元計算。
那麼粗略統計,盧小姐的實際淨收入是
4500-660-400-300-200=2940(元)。
案例二:日子滋潤的小“中產”
拿到手工資:2800元~3100元
實際收入:4510元
在一家國企上班的小姐雖然拿到手的工資很低,可記者問起她有沒有生存壓力時,打工她表示日子過得還挺滋潤,讓我們一起算算小姐的實際收入吧。
小姐的基礎工資只有1800元,獎金是1000元至1300元浮動。但是她們單位是有食堂的,而且食堂居然還管早、中兩餐,如果晚上加班的話晚餐也是有的,因此每月就要加660元。
小姐的家就在單位不遠的地方,步行15分鐘就可到達,因此每月還要加上300元的交通費。小姐的單位攀比現象相對不明顯,而且就算有精力攀比也無發揮之處,因為她們單位規定上班時間必須穿工服,這樣就又省出了400元的置裝費。
小姐有個頭疼腦熱的,就去單位的醫務室開些藥,只需付極少的藥費,這樣又節約了200元。經過粗略計算,小姐的實際收入應該是
1800+(1000+1300)/2+660+300+400+200=4510(元)。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實際拿到手的工資未必是真實的。雖然這種算法不一定很合理,在家工作可從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出,找工作只看單位給你開出的工資有多少確實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而且除了那些明確的數字以外,還有很多我們無法用量值來判斷的事物。比如24小時中,兼差如果我們用4小時趕路、8小時上班、1小時加班、1.5小時應酬的話,剩下多少時間給自己?
再比如我們為了向更高一個職位邁進的時候,犧牲了多少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用來業餘充電和人際交往?這些都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看來找工作就像買東西,性價比真的很重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