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完<你的名字>後, 見網上有一些blogger說當中的一些情境是跟新海誠的其他電影相呼應, 而三葉(mitsuha)和瀧(taki kun)在東京再相遇時的櫻花其實是跟<秒速五厘米>相呼應。在網上都在吹捧<秒速五厘米>的時候, 當然要先看啦!
果然, 新海誠的畫風都是唯美派, 每一個畫面都像是一幅wallpaper。故事結構比<你的名字>簡單得多, 而且分了三話, 講述了兒童、少年、成人的三個階段, 只不過是我不夠敏感, 第三話要看網上解話才明白。音樂都好好聽:)
哎呀, 第一次都不太知應該怎麼寫, 就這樣完結吧。

比起第二話貴樹花苗望住太空船的海報, 我更喜歡這個版本, 可能因為我更喜歡明里、因為貴樹心中的那一個一直都是明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