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來臨,釐清繳稅門檻每年4月至6月是香港的報稅季節,打工仔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根據香港稅務局最新規定,2024/25課稅年度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港元,意味著年薪低於此數額的市民無需繳納薪俸稅。但這只是最基礎的門檻,實際應繳稅款還需考慮各種免稅額和。 為什麼要特別關注繳稅起徵點?首先,了解自己是否達到繳稅標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稅務申報;其次,即使收入超過免稅額,合理利用也能顯著降低應繳稅款。以2023年數據為例,香港約有60%的打工仔因收入低於免稅額或有效運用扣稅而無需繳稅。報稅攻略 重要日期提醒:2024年報稅表將於4月1日發出,電子報稅截止日期為6月3日,紙本報稅則需在5月2日前提交。逾期報稅可能面臨最高10,000港元罰款,並加徵相當於少徵稅款5%的附加費。 香港薪俸稅基礎知識應課稅入息並非簡單指年薪總額,而是扣除強積金強制性供款後的收入。香港薪俸稅採用「兩種計算方式取其低」的原則: - 累進稅率:首5萬港元按2%、次5萬按6%、再次5萬按10%、再次5萬按14%、餘額按17%計算
- 標準稅率:扣除免稅額後淨收入的15%
以年薪30萬港元單身人士為例:扣除基本免稅額132,000港元後,應課稅入息為168,000港元。按累進稅率計算:50,000×2% + 50,000×6% + 50,000×10% + 18,000×14% = 10,520港元;按標準稅率計算:168,000×15% = 25,200港元。最終應繳稅款為較低的10,520港元。 最新免稅額和的詳細說明2024/25年度香港主要免稅額如下: 項目 | 金額(港元) | 基本免稅額 | 132,000 | 已婚人士免稅額 | 264,000 | 子女免稅額(每名) | 120,000 | 供養父母免稅額(60歲以上) | 50,000 | 扣稅項目重要包括: -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每年最高18,000港元
- 認可慈善捐款:不少於100港元,上限為應評稅收入的35%
- 自願醫保計劃:每名受保人最高8,000港元
- 年金保費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合計最高60,000港元
透過案例分析了解實際繳稅金額案例一:單身人士 陳先生年薪45萬港元,強積金強制性供款22,500港元,自願醫保8,000港元,慈善捐款10,000港元。 應課稅入息:450,000 - 22,500 = 427,500港元 扣除免稅額:427,500 - 132,000 = 295,500港元 扣除:295,500 - 8,000 - 10,000 = 277,500港元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繳稅款:約31,850港元 案例二:已婚人士 張氏夫婦合併年薪80萬港元,育有1子,供養2名父母,強積金供款40,000港元,慈善捐款20,000港元。 應課稅入息:800,000 - 40,000 = 760,000港元 扣除免稅額:760,000 - 264,000(已婚) - 120,000(子女) - 100,000(父母) = 276,000港元 扣除:276,000 - 20,000 = 256,000港元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繳稅款:約28,840港元 合法避稅技巧大公開1. 分拆收入:夫妻雙方收入差距較大時,可考慮將資產轉移至低收入一方名下,利用其較低的邊際稅率。 2. 提前規劃:在課稅年度結束前(3月31日)支付可扣稅支出,如預繳下年度自願醫保。 3. 善用免稅額:供養55-59歲父母雖無免稅額,但可申請「供養父母額外免稅額」。 避免報稅錯誤的常見陷阱• 忽略新推出的,如2024年新增的住宅租金扣稅,每年上限10萬港元。 • 錯誤申報非認可機構的捐款,只有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捐款才可扣稅。 • 未保留足夠證明文件,稅務局可能要求提供捐款收據、醫療保單等證明長達7年。 常見問題解答如何查詢稅務評估? 可登入稅務局電子服務平台「稅務易」,或致電187 8022查詢。 對稅務評估有異議? 應在評稅通知書發出後1個月內以書面提出,附上相關證明文件。 稅務局如何處理個人資料? 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稅務資料僅用於稅務相關用途,不會無故披露給第三方。 聰明報稅,節省開支掌握正確的,不僅能合法降低稅負,更能避免不必要的罰款。建議納稅人每年更新稅務知識,善用政府提供的電子報稅服務,並考慮諮詢專業稅務顧問進行稅務規劃。記住,稅務規劃是全年過程,而非僅在報稅季才關注的事項。年薪幾多要交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