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行銷:新版iTunes或改變音樂儲存方式
為擴大網路影響力,以iTunes促成音樂產業變革的蘋果可能徹底改變販賣與儲存音樂的方式。
蘋果上周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線上音樂服務商Lala Media Inc,是促成轉變的關鍵。
與iTunes須以特定電腦下載的方式不同,搜尋引擎行銷Lala提供的歌曲只要透過網路流覽器便可下載。換言之,只要透過網路,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購買音樂。
這種新的營運模式,可望提升蘋果在音樂產業的影響力,同時延伸虛擬商店觸角至搜尋引擎及其它網站。
據悉,蘋果考慮讓iTunes援用相同販賣模式,以提升下載歌曲的便利性,搜尋行銷而不用另外下載或購買軟體。
蘋果甚至延攬了幾位Lala高層擔當重要職位,搜尋行銷服務來説明擬定iTunes的未來策略。這對傾向從內部拔擢人才的蘋果來說,並不常見。
若干瞭解決策的人士表示,蘋果目前的態度十分謹慎,而且計畫有可能更動。但如果大方向不變,iTunes新營運模式最快明年就會上路。
針對此消息,蘋果發言人Steve Dowling不予置評。
iTunes變革的最大象征意義,是何謂擁有歌曲、電影或其它媒體內容的“再定義”——從物質的光碟到數位檔案,再轉移到取得成份的權利(the right to access content)。
不過,特定的法律議題仍有待澄清。舉例而言,音樂若變成虛擬產品,Yahoo! 搜尋行銷當歌曲版權易主時,蘋果如何確保消費者擁有歌曲的“永久”取用權?
對消費者來說,iTunes變革的最大好處是降低管理與取得音樂庫的難度。iTunes雖是市場主流,但同類型服務以低價、線上收聽方式搶市,仍讓蘋果感到不小壓力。
過去兩年專心經營線上音樂服務的Lala,下載一首歌只收費10 美分。
透過媒介販賣虛擬產品的模式,已有類似棘手問題•亞馬遜(AMZN-US)由於日前與出版商發生版權糾紛,遂自Kindle電子書刪除了George Orwell的兩本書,引發消費者不滿。
不管如何,蘋果改變策略的決心應該不會變。畢竟,奇摩關鍵字廣告像目前iTunes半封閉式的營運導向,還是限制了營收來源與應用的普遍性。
除了販賣音樂,Lala的軟體還會掃描使用者現有的音樂資料庫,並與其伺服器中的歌曲媒合,再透過網路流覽器供使用者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