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tember 2015 ›» | S | M | T | W | T | F | S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2007 年 6 月 10 日 星期日  |
對資本主義的反思 |
分類: 未分類 |
對資本主義的反思
古勒比加

在1989年和1991年,當東歐各國的社會主義政府紛紛因各種原因倒台,返回資本主義的道路上,右派人士為此大聲歡呼地說:「這是資本主義的勝利.」更有什者說:「資本主義將會是人類最『美好』,亦是人類『最終』的社會形態.」
| 就是在今天這一種情勢的言論大氣候下,加上主流傳媒和『文人』的美化下,一般人往往不加思索地接受上述的觀點,失去了對現實社會狀況的思考和批評,對於改善我們當今身處的社會,這是不利的.至於變化的泉源是什麼,答案是理想?
進入一間普通的書店,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實用性的書,漫畫,流行小說等等倒也不少,哪其他較為冷門的書藉,如哲學.則完全沒有(或很少),看到這里,一定有讀者會問:"你想表達什麼?"
我想跟大家說:「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弊端之一啦!」因為資本主義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之一﹕「商品化」.這一點,早在十九世紀時,經已被馬克思,恩格斯,敏感地察覺到(不得不由心中佩服)!回到正題,文化界和與它相關的行業也不例外,書商跟文人出書,往往首會想到的不是文章的好與壞,而是為哪一位作家出書,能不能賺取利益,就是因為這一種什麼是都講求「利益」的關係,令到職業文人不可以自由自在進行藝術創作.
我的這一種想法,和今天的政客們所強調保障的思想,創作,言論自由有不少分別,對於他們的忠實支持者來說,我的這一番想法是「異端」,是「左仔的奇談怪論」。
筆者為了証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正確,哪就必須提出有力的証據,才能使得他們從心底中感到析服.
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對自由擁有更多的不自由鎖鏈纏繞,為何?雖然政治們經常強調在資本主義法律保護下,言論,創作,思想等擁有充分自由,可惜,這不過是他們欺騙無知民眾的假象,在商業化情度什高的今天(特別是香港澳門),作家們,藝術家們,為了生活,不惜埋沒自己豐富的靈感,創造一些不符合他們最高理想性的作品,來迎合廣大人的口味,變成「美」的低俗化,而且往往千篇一律.原因是不合符大眾的要求,哪他這一次藝術品,一定吸引不到多數人的欣賞.得到的報酬自然很少.好像美國著名作家馬里奧.普佐,他最初寫作時,不向現實低頭,堅持自己的藝術美感,結果使他欠債累累,連生活都成問題,到了最後,他說:「我要違心地寫一本流行小說.」他才擺脫家中的經濟危機.形成了現在「標準化」的局面,面對這人類藝術的停留,缺乏創意的困境,難怪在西方有人大叫「藝術已死」,這可算是對當代資本主義,最有力的反對理由.大家都是讀書人,看到現在的悲劇.莫不搖頭嘆息!
面對今天這一種情形,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資本主義現實生活的影響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