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記一個多星期沒打了,希望自己的三分鐘熱度不讓這篇日記不了了之。
近期最讓氣象迷關注的是,莫過於颱風「莫拉菲」襲港。「莫拉菲」好歹也是我的兄弟吧(為何這麼說?某些朋友該知道了)!再加上本來就有機會為本港帶來廿一世紀首個十號風球。雖然最後落空了,但其襲港過程發生過不少的小插曲。在凌晨,我要通宵鎮守HKVO,維持更新每小時定位,平均只睡了不超過六小時,但過程仍是教人回味。在無線的風暴消息,記者潘蔚林在尖沙咀作實況報道,期間被風吹至東歪西倒,連鞋和帽子也被強度吹脫,也堅持繼續報道,令人敬佩。而那些在鏡頭前「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的人在那裡狂奔,抖出了港人對風暴期盼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莫拉菲」偏南0.2個緯度,不是在香港以北掠過,而是在香港天文台以南近距離掠過,昨晚的香港將會面對截然不同的局面。這種路徑為香港引入東南風,地型屏障較少,各區都較當風。如果其路徑偏南0.2個緯度,廿一世紀首個十號訊號恐怕就在昨晚出現。如果其路徑偏南0.2個緯度,尖沙咀那些追風者不是躺在街道,而將會躺在醫院。奈何,0.2的偏差就是0.2的偏差,在同時啟示出十號訊號不是這麼容易便能發出。
升中入學分班試在7月14日舉行。總算在皇仁校舍繞了一圈,還算不錯的。我們的中文科監考員看上去有幾分諧趣,如果由他任教我們的中文科,我想該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