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OZA 設計及藝術網上日誌


個人資料
webdesign
暱稱: iWeb Design
性別: 男
國家: 香港
地區: 荃灣區
MORE...
月 曆
« July 2025 »
SMTWTFS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新日誌
我也要降落在胸部上∼...
新加坡數量限定發售!...
藝術家將「撿來的垃圾...
拍攝產品面面俱到!環...
12星座繪師新作《西...
日誌分類
全部 (298)
Design (206)
Interior Design (28)
Jetso (17)
SEO (6)
Web Design (11)
工作 (6)
防火 (8)
消息 (15)
未分類 (1)
訪客留言
最近三個月尚無任何留言
最近訪客
最近沒有訪客
每月文章
日誌訂閱
我的好友
尚無任何好友
iWeb Design Links

Partnership Links

電影新聞影評網

Jetso優惠資訊

Bombvdo 休閒娛樂資訊

救心丹

室內設計裝修

瑞益Fire Door 防火門,防火玻璃門

兆達防火門,防火玻璃工程

日誌統計
文章總數: 298
留言總數: 318
今日人氣: 71
累積人氣: 19662
搜 索
RSS Feed

2013 年 1 月 22 日  星期二 晴天


喜羊羊之父﹕港乏創作土壤 盧永強促增電視牌 創意始有出路 分類: Design

 

過去20年間,盧永強獨自闖蕩內地,逢年過節才能抽出幾天回香港探望家人。如今他退居公司二線、樂享天倫,但依然常把「羊羊」掛在嘴邊。「一看到電視上有,就像個孩子一樣,坐下來認真看。」(陳淑安攝)

【明報專訊】 http://hk.finance.yahoo.com/news/%E5%96%9C%E7%BE%8A%E7%BE%8A%E4%B9%8B%E7%88%B6-%E6%B8%AF%E4%B9%8F%E5%89%B5%E4%BD%9C%E5%9C%9F%E5%A3%A4-%E7%9B%A7%E6%B0%B8%E5%BC%B7%E4%BF%83%E5%A2%9E%E9%9B%BB%E8%A6%96%E7%89%8C-%E5%89%B5%E6%84%8F%E5%A7%8B%E6%9C%89%E5%87%BA%E8%B7%AF-210614489.html

國產卡通片《喜羊羊》近年紅遍大中華,於本港知名度也直線上升。但或許沒多少人知道,一手將這個卡通人物帶大的「喜羊羊之父」盧永強,是個道道地地的香港人。盧永強在訪問中直言,喜羊羊之所以扎根於內地而非香港,是因香港缺乏支持原創動畫的土壤。但他也樂觀地認為,香港人從不缺乏創作天分,開放免費電視牌照、支持創意產業,是化解窘境的必經之路。

1992年,時年34歲的盧永強拋下在港已有的資深編劇、知名作詞人等眾多頭銜,毅然轉戰內地。20年後,談起喜羊羊在內地誕生、長大、成熟的全過程,盧永強不僅記得創業艱辛,也對當時的「天時地利」感觸至深。

當年內地創業 趕上國產卡通潮
「起初選擇在內地開拓動漫行業,的確冒着不小風險。」然而盧永強回憶,隨着內地政府愈發提倡原創,免費的少兒、動漫頻道愈開愈多,2005年前後出世的喜羊羊可謂「應運而生」,趕上國產卡通的放映高潮,不久後便憑藉可愛的形象、獨特的故事主線一炮而紅。

不過,盧永強的香港背景讓人不禁好奇:喜羊羊為何沒能生在香港?盧永強直言,「香港的確沒有這個土壤」,除了地域限制之外,最主要的障礙其實是傳媒習慣。他笑言,香港傳媒至今都還沒有採購本地動畫的機制,「我畫了賣給誰?」

港電視台乏競爭 不願採購本地動畫
盧永強指出,近年內地有不少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創作動畫,畫面、色彩質量都愈來愈純熟。相比之下,本港原創動畫卻遲遲不見起色,當中癥結在於本港免費電視台奇少、電視傳媒競爭過低。相比之下,喜羊羊剛在內地上映不久,就同時在數十個中央、地方免費電視台獲得播放機會。反觀本港免費電視台,至今仍是傾力引進日本動畫片,「恐怕是害怕本土創作風險高、不願投資。他們可能覺得日本作品的現有市場更成熟,死都不會貼地。」

正因如此,盧永強一直是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的忠實支持者,「最好還要有免費動畫頻道」,這樣才能有新興免費電視台湧現,大膽投資「香港創作」的卡通片。他擔心,若本地創作一直沒有空間,動漫師們日後都只能從其他地區接單做代工。「但眾所周知,香港人力、租金成本又高,說不定愈來愈多的團隊就會北上深圳,將來這個產業就不見了。」

「年輕人不失信心 港仍是創意搖籃」
雖然對現狀的描述有些沉重,盧永強對港人的創意天賦卻信心不減。「就像港產電影,也經過幾輪過山車。最近10年的確下去了,說不定正在等一個高潮。我不是預言家,但我相信只要年輕一代不喪失對創意的信心,香港仍然是創意的搖籃。」他預測,未來新增的免費電視台,必定更加注重節目差異化。「市場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商業機構想盈利就要作出自身調整,而不是都去搞勁歌金曲、無敵掌門人和大太監,這才是真正考驗經營者的時候。有競爭,蛋糕說不定做得更加大。」

明報記者 杜婧






訪客留言 (返回 webdesign 的日誌)

訪客名稱:
電郵地址: (不會公開)
驗證碼:  按此更新驗證碼 (如看不清楚驗證碼請點擊圖片刷新)
俏俏話: (必需 登入 後才能使用此功能)
[ 開啟多功能編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