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OZA 設計及藝術網上日誌


個人資料
webdesign
暱稱: iWeb Design
性別: 男
國家: 香港
地區: 荃灣區
MORE...
月 曆
« July 2025 »
SMTWTFS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新日誌
我也要降落在胸部上∼...
新加坡數量限定發售!...
藝術家將「撿來的垃圾...
拍攝產品面面俱到!環...
12星座繪師新作《西...
日誌分類
全部 (298)
Design (206)
Interior Design (28)
Jetso (17)
SEO (6)
Web Design (11)
工作 (6)
防火 (8)
消息 (15)
未分類 (1)
訪客留言
最近三個月尚無任何留言
最近訪客
最近沒有訪客
每月文章
日誌訂閱
我的好友
尚無任何好友
iWeb Design Links

Partnership Links

電影新聞影評網

Jetso優惠資訊

Bombvdo 休閒娛樂資訊

救心丹

室內設計裝修

瑞益Fire Door 防火門,防火玻璃門

兆達防火門,防火玻璃工程

日誌統計
文章總數: 298
留言總數: 318
今日人氣: 73
累積人氣: 19736
搜 索
RSS Feed

2015 年 7 月 29 日  星期三 晴天


日本出現超人氣究極超短「T字熱褲」!穿這上街真的沒問題嗎?! 分類: Design



Life2C 日本出現超人氣究極超短「T字熱褲」!穿這上街真的沒問題嗎?!

最近日本出現號稱超人氣的

「極短牛仔丁字褲ЫЯуоЧЬе⑦ШTдЧヱ」
它真的超短!短到比內褲還短!

在網路上造成熱賣,一條售價3,045元日幣(約台幣920元)
才剛推出不久,不論是藍色或是白色都被搶購一空了………

被搶購一空的究極超短T字牛仔褲

日本女孩把它買光了,是真的要穿上街嗎………

▼這種長度,到底該當成內褲穿?還是外褲?或是安全褲?


▼好像憋憋的,穿起來不會很舒服的感覺


▼除了女生版,廠商也很貼心的推出男生版


這下就可以情侶一起穿情侶裝了∼∼
但是小編MoMo覺得這個看起來,穿上去會超痛的……
有人跟我有一樣的感覺嗎QQ?

其他還有類似的款式
▼從正面看就是一條普通的牛仔短褲,但轉到背後…


屁股蛋的形狀一覽無遺…
如果在街上遇到有女生穿這樣,都不知道該不該盯著看…
如果無法轉移視線,會被當成色狼嗎(´///☁///`)?

不過,買了這樣的褲子要穿上街
▼首先,你要先擁有一個漂亮的屁股


那個微笑線實在太棒了呼呼…ლ(・´ェ`・ლ)


轉自ClickMe




2015 年 7 月 28 日  星期二 晴天


3D打印服裝帶來的改革 分類: Design



Life2C 3D打印服裝帶來的改革

服裝和技術都有著令人驚訝的豐富歷史,機械化紡織生產刺激了工業革命。幾十年來,方便我們與計算機交流的穿孔卡片,最早是在十八世紀開發來控制織布機的。所以說,3D打印我們的衣服的想法,並不像聽上去的那樣怪誕。

Danit Peleg是進行這種探索的設計師其中之一。作為她在以色利申卡藝術設計學校的畢畢業設計,她設計了一組五件套時裝系列,能完全使用普通3D打印機生產。

在實驗消費級3D打印機中通常使用的硬質塑料熔絲不成功後,Peleg發現了一種叫做FilaFlex的高強度可彎曲變種。搭配3D打印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新的蜂窩結構,這種材料能讓Peleg創造出“蕾絲狀織物”,她可以“像布一樣”的使用。她用一台$1,800的Witbox機器把它們打印了出來。



Peleg不是深入探索3D打印時裝的第一人。幾年前,荷蘭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就把異域風情的3D打印服裝送上T台。去年,麻省一對設計師生產出一條就像布料做的一樣流動的塑料裙子。

但Peleg的系列展示了運用該技術可以使服裝呈現不同的樣式和更多的可能。有些衣服結構分明,複雜的三角形狀像未來派建築上的骨架一樣貼合在模特身上。而有些服裝看上去卻近乎平常,有兩件衣服是傳統的款式,一條輕薄雅緻的拓撲黑裙,和一條搭配青色吊帶背心的黑白條紋長裙。這些樣式和傳統布料製造的衣服看上去還是有些不同,但區別並不醒目。在公眾場所,這些衣服並不引人注目,對於3D打印時裝來說,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誠然,這場家製時裝革命也許趕不上讓你打印出今年秋季的新衣。 Peleg發現打印一片辦公紙大小的塑料織物要耗時約20小時,最終,她不得不用幾台機器組成“3D打印農場”來擴大生產,才能夠按時完成服裝趕上登場(她3D打印了一對引人注目的紅色高跟讓模特穿上T台)。每一件衣服總共花費約400小時打印。

但對Peleg來說,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是作為可獲得性的實驗,在這方面,它成功了。她寫道:“我實在很享受不需要中介就能創作。我可以設計自己的布料並製造自己的衣服,全部在家進行。”








[王丟兜via Wired http://jandan.net/2015/07/27/3d-clothes.html]




2015 年 7 月 26 日  星期日 晴天


廢舊輪胎再利用,做成時尚家具和鞋子 分類: Design



#再利用 #環保 Life2C 廢舊輪胎再利用,做成時尚家具和鞋子

把廢舊輪胎回收,製成漂亮又好穿的鞋子,甚至做成時尚家具或者是建材,這是不是有些違和感?



但是在肯尼亞、印度、底特律、瑞典等地方,正有一些富有才華,而且又具有環保意識的人們正在開發這個市場,他們工業化社會中的一種最普遍存在的但是又難以處理的廢棄物(全球每年廢棄輪胎估計多達15億條)變成了一種具有一絲“靈魂”的超級堅硬和個性的東西。

一些肯尼亞的當地人在手工作坊里以廢舊車胎為原料生產一種名為“akala”的拖鞋。這種拖鞋在內羅畢(肯尼亞首都)的街上售價在在2美元到5美元一雙,比附近鞋店裡賣的拖鞋要便宜不少,但是這些拖鞋使用壽命卻是普通鞋子的10倍。




事實上,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馬賽部落普遍都穿這種拖鞋,它被稱為“千里行”——比犀牛皮還要耐磨,一雙鞋可以穿幾十年。現在,這種拖鞋正在改變主流時尚。網絡零售商諸如“Maasai Treads”、“Akala Sandals”和“soleRebels”正在銷售這類拖鞋。一款名為“tooTOOs”的女鞋,標價80美元,它的鞋底正是用廢舊輪胎手工製成的。

另外,有一家名為“Detroit Threads”的網站, 由一名叫Faith Fowler的牧師從“行千里”拖鞋裡面得到靈感而創立。 Faith在底特律Cass社區服務站(Cass Community Social Services)僱傭了幾十位員工,把舊輪胎變成25美元一雙的拖鞋——這個團體的綠色產業每年回收大約35000條廢舊輪胎。這款拖鞋的目標顧客是城市中的嬉皮士,他們對老舊的款式感到厭煩。拖鞋的設計由位於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和位於底特律的美國創新研究學院(CCS)的學生完成。

在印度孟買,企業家Anu Tandon Vieira創立了“輪胎再生計劃”(The Retyrement Plan),員工們將舊輪胎和其他回收材料製成防風雨的室外家具,可以用來裝飾陽台露台或半開放式的房間。



而瑞典公司Apokalyps Labotek則別出心裁,將瑞典每年廢棄的四百萬條輪胎做成耐用又新潮的地板。他們把輪胎磨成粉末,通過現代技術,將其與回收塑料混合,然後就創造出和“千里行”拖鞋同樣堅挺的拼花地板。你問踩上地板時腳步要放輕些?當然不用。

現在,Bridgestone等輪胎公司正在試圖開發一種不用充氣的、可回收的輪胎,這可能結束橡膠輪胎難以回收的困境,事實上,這些輪胎比大眾甲殼蟲車還要難以處理。但是不用著急,現在還沒有必要著急的去購買“千里行”。據估計,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廢舊車胎仍然堆積在全球各地,所以短時間內這些廢舊輪胎還不會消失的。





[一夕via BBC http://jandan.net/2015/07/25/discarded-tires.html]




2015 年 7 月 20 日  星期一 晴天


Pebble第三款智能手錶試戴心得 分類: Design



Life2C Pebble第三款智能手錶試戴心得

這是來自《留言終結者》主持人宅站Tested的評測。

Pebble的第三款智能手錶不僅僅是初代加上彩色屏幕。用了一個月後,這裡是它作為一個通知設備如何工作的一些測試心得。

最近發布的Pebble Time是Pebble繼初代的Kickstarter眾籌型號和Pebble Steel之後的第三款智能手錶。這使該公司相對其他智能手錶廠商領先一個身位——它巨大的支持者和客戶群讓Pebble知曉手錶的使用模式,使後續型號可以揚長避短。在Pebble Time的情況下,相對較少的平台上的改動表示Pebble對其核心力量有信心:把你智能手機的通知放到手腕上。這是Android Wear和蘋果表也做的,但Pebble上,這是它最重要的特性,而且通過物理按鈕交互流暢進行。

收到通知、然後能夠作出反應或採取行動,這就是我需要智能手錶做好的事情,也是Pebble Time的過人之處。在過去一個月我一直在使用這款200美元手錶,而不是我的華碩ZenWatch,並且已經戴著它出了很多次差,,包括上週的動漫展。但我準備回到Android Wear。儘管Pebble Time帶來差異化特性,硬件上卻出了一些明顯的失誤。讓我們先了解其中的一些新功能。



彩色顯示屏是一個退步
Pebble Time的重大“改進”是彩色顯示。初代Pebble使用了始終顯示的記憶液晶屏,就像電子紙一樣,只能在外部光源下察看。 Pebble Time的新記憶LCD是一個和初代有相同分辨率的1.25英寸顯示屏(144x168,以兼容應用程序),但現在可以顯示64種顏色。這聽起來或許不是很多,但通過抖動調色板能延伸到幾千種顏色。它本質上是任天堂Game Boy Color(但其實際上有15位色顯示) 的分辨率和質量擠進一個1.25英寸的屏幕。我認為顏色範圍是好的,但因為記憶LCD的工作方式圖像看上去黯淡無光。如果使用得當圖像看起來會不錯,但這貨是用於顯示像素藝術而不是照片的。

雖然使用彩色記憶LCD取代黑白屏在本質上並沒有更糟糕,Pebble Time的能見度實際上更差。 Pebble Time的屏幕需要充分的光亮才能清晰閱讀,更重要的是,光線需要以合適的角度反射。不幸的是,反射的甜蜜點是有限的——把Pebble離軸旋轉30度屏幕就變得難以閱讀。不同於任何背光顯示屏,你實際上要試圖把顯示屏放在眩光最大的角度來獲得可讀性。

我對顯示器最大的問題是,液晶屏凹陷在玻璃和邊框下面太深。

在黑暗中,內置背光源能輔助可讀性,實際上它提高了屏幕的可視角度,但也使它褪色。背光可以按一個按鈕激活,或者用運動和環境光傳感器的組合自動打開。這讓我想起點亮我的老卡西歐手錶的背光。

我對顯示器最大的問題是,液晶屏凹陷在玻璃和邊框下面太深。事實上,這款表在外部塑料機殼和屏幕之間有一大圈邊框。與Pebble Steel相比,屏幕在曲面大猩猩玻璃之下看上去至少多下陷2毫米,減少了可讀性。



用戶界面紮實
雖然顯示屏令人失望,Pebble Time的用戶界面是在已經很紮實的初代UI上的一個提高。與以前一樣,你不是用觸摸屏和手錶交互,而是用四個按鈕:後退、上、下,和輸入。比起在我的Android Wear手錶的觸摸屏上劃動我更喜歡這個按鈕系統;我不用看手錶就可以做到。例如,看一眼電郵通知後,我記得存檔或發送預設回應的按鈕組合。向上和向下鍵也可以配置為長按觸發的快捷鍵。

按上下鍵帶你穿越時間線,這是Pebble的新用戶界面功能。該時間線接入你的日曆顯示事件列表,你能設置它從你的哪個谷歌日曆拉取事件。今天和明天的事件以及日出日落時間被顯示。我從來沒感受到用這個時間線作會議提醒的好處,但確實用它來挖掘這些會議的細節,比如位置和電話會議撥入號碼。

即使Pebble有觸摸屏,我也希望它保持物理按鍵。我從按按鈕得到的觸覺反饋(而不是旋轉Apple表的表冠)使這些互動更加明確的——相比觸摸或基於語音的界面,交互更不容丟失或誤解。

通知做對了(在Android上)
正如前面提到的,Pebble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你通常在手機上得到的通知,並讓你採取一些行動來回應。但是,這裡是iOS和Android的體驗真心不同的地方。在Android上,Pebble Time的伴侶應用可以讓你準確地配置手機上哪些程序允許發送通知到手錶。這樣一來,你仍然可以在手機上得到Instagram和Facebook通知,但在Pebble上被過濾掉。在iOS系統中,你沒有這樣的選擇。每一個電話通知亦送到Pebble,這意味著你必須在手機上把它們修剪掉。



在測試Pebble Time中,手錶從來沒有錯過從電話來的通知。電郵、短信、微博回复,以及亞馬遜發貨通知均完全成功地從手機傳到手錶,略有輕微延遲。我習慣了聽到手機的通知嗡嗡聲,然後半秒後在手腕上感覺到它。

正如我之前已經證實了的,不必從口袋裡拿出手機就能檢查、管理電郵的能力是忙碌的一天中的救星。在動漫展上Pebble Time表現奇妙,我發現不必每次查看消息都點開屏幕時,手機電池效率更高了。我甚至已經習慣了在手腕上閱讀和管理郵件,使用手機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觀看視頻或打電話。

通知在手錶上停留幾秒鐘,直到你點擊取消,但你也可以在通知菜單裡翻過最近通知的列表——只是不能在那裡互動或回复它們。

對於一些通知,如電子郵件和短信,你可以用幾種方法做出回應。 Pebble包括了常見的預設回應,但你也可以用應用輸入一些自定義的回應(如:“給我打個電話!”或“不能說話,播音中。對不起!”)這些回應不適用於每一個應用,但在Gmail和谷歌視頻環聊裡用得很好。這也是Pebble Time新麥克風的用武之地。

語音支持是啞巴
我最初對Pebble Time內置麥克風非常興奮,但它已成為該表最不常用的功能。因為沒有內置揚聲器,麥克風不能讓你進行語音通話。 Pebble還許諾了語音備忘錄,但尚未完成。

這使得麥克風的唯一用處就是聽寫文字用於回复消息,而這——吃驚吧——僅適用於Android系統。謝謝,水果社。 (Pebble表示,它正在研究一種變通方法使語音聽寫能用在部分iOS應用上)。

要讓語音聽寫工作,你在配套應用裡選擇一種語言,然後打開數據記錄。



語音聽寫的精度是足夠的,但它也很慢。不同於Android Wear的幾乎實時的命令聽寫和響應,口語序列必須說完、發送到手機、再傳回。在它識別你的講話時,你甚至可以看到一個進度條。另外,從消息通知開始,要按下一串按鍵,才僅僅能讓Pebble到達準備好聽你開口的程度。挺累贅的。

語音API也已被許諾了,開發者們正在探索如何讓谷歌Now工作。對Pebble Time這可能是困難的,因為麥克風沒有主動傾聽。如果有的話,那將對手錶電池壽命有很大的消耗。

應用現狀
Pebble Time運行初代Pebble的應用,再加上一整批利用彩色屏幕和更快處理器優勢的新應用。 Pebble Time跑在100MHz的ARM Cortex-M4上,高於初代的80MHz Cortex-M3。這個額外性能對於麥克風處理,以及在記憶LCD上跑平滑的動畫是必要的。

內存也從4MB擴大到16MB,這消除了初代Pebble最大的應用局限之一:8個本地應用/ 表面槽位的限制。在Pebble Time上,你有多達50個槽位用於應用和表面,而且操作系統把內存使用情況管理得非常好。

Pebble Time店裡充滿了健康、音樂、新聞和生產力應用,對大多數人來說有足夠的必需品。一些應用自己在本地運行(如Timer+),而其它需要手機上的伴侶應用(如EverNote)。這些應用性能很快——我對手錶刷新顯示以運行動畫和遊戲表現有多好感到驚訝。甚至像Tiny Bird這樣的也能完美地跑起來。

續航能力還是不錯,但不優秀
說到電池壽命,它是很好的,但不如Pebble所聲稱的。在我測試的一個月中,我永遠無法得聲稱的七天電池壽命。重度和輕度混合使用下,四到五天的則是典型的。

如果你擔心它的彩色屏幕會消耗電池,其實不會的。 Pebble說,顯示佔用電量的4%,比初代的1.2%要多。大多數的功耗實際上來自保持藍牙連接和跑處理器。這意味著藍牙LE造成了很大區別,並且沒有大量動畫的應用會延長電池壽命。在Pebble Time應用商店,幫助跟踪電池壽命的應用也不少。

幸運的是,當電池已經跪了時,手錶不會像Android Wear或Apple表一樣單純關機。即使只有0%電量,還有足夠的電力維持最少的時間顯示。這就有點像Kindle沒電一個月了還能顯示出一個沒電警告。



我注意到的其他事情
Pebble Time很容易設置,而且我只失去過藍牙連接一次,不得不重新配對。連接範圍也不錯——我可以把手機放在桌子上,然後步行穿過我們辦公工作室,仍然可以得到通知。

初代Pebble用戶抱怨振動電機太強大。 Pebble Time上的對我的品味來說還是太強大。正因如此,我過夜時必須不把它放在硬質表面上,否則早上新郵件會叫醒我。我還發現自己時不時手動關掉振動。

你可以用免打擾模式在一天中的設定時段裡停用振動來安排無聲通知。這裡只有一個每日設置,所以你不能在工作日和周末有不同的免打擾排程。

手錶是防水的,我已經成功地戴著它淋浴過。

它比初代Pebble重一丟丟,但仍然比Pebble Steel更輕。即將到來的Pebble Time Steel將成為產品線中最重的,但我期望它仍然會比Apple表感覺更輕。彎曲的塑膠表背並沒有真正做很多工作來減少它的表觀厚度,雖然Pebble Time一開始就並不算笨重。

然而,我並不是全新設計的粉絲,而且新設計會用到Pebble Time Steel上也讓我Orz了。去年的Pebble Steel仍是我的最愛,我希望Pebble會把新硬件放在那個錶殼裡。

如果你想得到一條皮錶帶,22毫米錶帶與標準替換錶帶兼容。

前面的大猩猩玻璃能經受磨損,但錶殼上的塑料邊框很容易有划痕和擦傷。使它看上去很廉價,即使是200美元的表。



結論
作為一個智能手錶平台,Pebble與Android Wear和Apple表有著根本的不同。它的特性真正圍繞著通知,以及基於始終開啟屏幕和超長電池壽命設計的硬件。這種差別使得一百美元的初代Pebble成為Android Wear的很好替代,如果你不需要積極發送消息和創建提醒的能力。

但作為一個升級,Pebble Time不值這價,尤其是200多刀。我對應用性能很高興,但對顯示質量和有限的麥克風能力感到失望。這些新功能感到不必要,而且不總是像承諾的那樣工作。我希望該公司能秉承優勢,保持初心就好了。而且,我真的受不了那個超強的按摩器馬達。

[王丟兜 via Tested]

來源| http://jandan.net/2015/07/19/testing-pebble-smartwatch.html




2015 年 7 月 19 日  星期日 晴天


渴望成為教皇的男人,用樹種出一座教堂 分類: Design



#教堂# #旅遊# #新西蘭# Life2C 渴望成為教皇的男人,用樹種出一座教堂

話說在新西蘭啊,有這麼一座“普通”的教堂,當然從遠處看還是比較普通的,不過要是能進去做個禮拜或者參觀一番,你就會發現這裡別有一番洞天啊。

Barry Cox就是這座教堂的建造者,他曾經渴望在自己擁有的2.9英畝地盤上成為教皇,這不亞於自己圈地當國王啊~。為了這個完成初衷,他就自己親手搭建了這座教堂,不過這座教堂可是一座活生生的教堂哦~真的是活生生的哦~



之所以說這座教堂是活生生的,因為它通體都是由樹木構成的,雖然從遠處看只不過像一座屋頂長滿植被的“霍比特人小屋”,但是所有構成教堂的樹都是活的。



這哥們也不是自己就在那閉門造車,在研究了全世界所有的教堂之後,他決定用活生生的樹木來搭建自己“獨具匠心”的樹形教堂,說不定心理還存這一絲僥倖,上帝大大看到我這麼牛b的教堂,說不定就頒一道聖旨,讓寡人當教皇呢。



總之,他就開始種樹了,這一種就是4年。差不多到最近,他的小教堂就搭建成型了。



“有一天,我從家裡的後門出來,突然靈光一閃,覺得這塊神聖的土地需要一座教堂,於是我就開始清理這片土地,進行一番研究,搭起了支架,今天的樣子大概就是我內心深處教堂所應該有的樣子吧~”老頭這樣說道。

其實,這些樹是選擇性的移植過來的,過去的4年中,Cox一直在對樹木進行修剪和培育。其中一些樹幹看起來有石頭的色澤,一些位置樹葉比較稀疏,能夠保證白天教堂內部也有聖光照耀。



同樣,教堂內部的空間也十分巨大,能夠容納100為聖徒。還有2大排教堂中常見的長凳,地面就是草地,以及一個大理石桌。



教堂外面是一個極其華麗的花園,有很多的花叢、灌木和樹。他家還有一家軍用運輸機,可以讓來參加聚會的客人體驗跳傘! (這一刻我相信,他確實是能夠成為教皇的男人。)

渴望成為教皇的男人,用樹種出一座教堂

另外,雖然大多數人看過之後覺得這座教堂很唯美,不過萬一下雨就不好了哈哈哈。誰想在這裡舉行一場婚禮呢?

[鄰家怪蜀黍 via madworldnews]



«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 |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