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於http://tw.myblog.yahoo.com/n428/article?mid=4623&prev=5071&next=4568

《李小龍傳奇》很好看唷 台灣 ~沒有^^
50集電視劇《李小龍傳奇》
http://search.cntv.cn/aibugu/index.shtml?qtext=%u674E%u5C0F%u9F8D%u50B3%u5947
該劇講述了李小龍的傳奇一生和人格魅力。李小龍少年時的初戀戲頗重,飾演李小龍初戀情人的是演員邊瀟瀟……
題材:人物傳奇劇
總策劃:汪國輝 魏平
責任監製:傅思
監製:黃海濤 張華 孟冰
製片人:俞勝利
藝術總監:高建民
導演:李文歧
編劇:錢林森 張建廣
顧問:秦瑞明
責任製片人:李長江
執行製片人:
Shannon Lee(美國) 王立年 高東旭
領銜主演:陳國坤 Michelle Lang(美國)主演:於承惠 程煜 王洛勇 蓋克 周舟
出品方: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李小龍簡介
本名:李振藩
暱稱:Bruce Lee
生卒:1940年11月27日
1973年7月20日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
身高:173厘米
體重:64公斤
代表作:
《唐山大兄》(1971年)
《精武門》(1972年)
《猛龍過江》(1972年)
《龍爭虎鬥》(1973年)
《死亡遊戲》(1973年)

李小龍
他是一個螢幕傳奇,他是一代功夫巨星,他創立了截拳道,他將中華武術傳播海外;他的一生很短暫,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他留下4部半的功夫影片,卻足以讓全世界熱愛武術的影迷回味一生。他說:「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他便是功夫之王李小龍!
1、西元1940年(民國29年)出生,換算成現在 西元2010年(民國99年)已70歲。
2、他有把自己所創的截拳道傳給弟子。
3、有,
木村武之 (Taky Kimura)
依魯山度 (Dan Inoshanto)
黃錦銘 (Ted Wong)
李嚴 (James Lee
李凱 (Dan Lee)
Chunk Norris (羅禮士)
Joe Lewis (喬•路易士)
Steve Mcqueen (史提夫•麥昆)
James Coburn (詹姆斯•柯本)
Kareem Abdul Jabbar (賈霸)
Robert Bremer
Richard Bustillo
Herb Jackson
Steve Golden
Pete Jacobs
Stirling Stillipant
Bob Baker
Roman Polanski
4、
(圖中小孩及是李國豪)
一個兒子(李國豪),一個女兒(李香凝)。兒子是在1965年(民國54年)2月1日,女兒則是1969年(民國58年)4月19日出生。
兒子在拍片時,慘遭假槍被換真槍,因而意外死亡。
李國豪如還活著,也已45歲了,女兒現年41歲!
5、詠春拳、拳擊、泰國拳、寸拳、雙截棍、空手道、截拳道(自創拳法)
永遠的四部半 李小龍的螢幕經典
功夫之王李小龍英年早逝,除了早期包括做童星時留下的一些香港文藝電影以及好萊塢擔任配角的影片外,他留給影迷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四部經典之作以及最後那部未完成的《死亡遊戲》了。
和今天那些靠電腦特技做出華麗效果的武俠電影相比,李小龍的電影略顯粗糙,不過這不妨礙他將中華武術揚名世界,以及就此成為一代功夫巨星。早期拍攝條件有限,李小龍用真功夫為影壇打出一片新天地,對影迷們來講,已經足夠。
下面我們就來懷念李小龍的四部半經典吧。
1、《唐山大兄》(1971)

《唐山大兄》海報
導演:羅維 吳家驤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韓英傑、李昆
製作公司: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唐山大兄》劇照
劇情簡介:
《唐山大兄》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唐山大兄的真名叫鄭潮安,生活在早期的泰國。他來自唐山(華僑對中國的別稱),為反抗當地惡霸壓迫華僑而業績非凡,旅泰華僑尊稱他為唐山大兄。泰國首都曼谷的一座花供有他的銅像,那是旅泰華僑為紀念他而捐資建造的,迄今有九十多年歷史。
、《精武門》(1972)

《精武門》海報
導演:羅維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韓英傑、田豐

《精武門》劇照
劇情簡介:
電影中李小龍飾演陳真。精武館的創辦人,陳真的師傅霍元甲逝世,陳回到上海一心想跟青梅竹馬的師妹(苗可秀飾)結婚,回來卻得到師傅逝世的消息,好不難過。日本人辦的虹口道場派人來霍元甲的公祭,送上「東亞病夫」牌匾;陳真不甘侮辱,瞞著眾師兄弟,獨自將橫額送回虹口道場,以一敵百,以「謎蹤拳」及雙節棍打敗日本人;並且在公園內凌空踢碎「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當時陳真身處在公共租界,精武館上下知道陳真闖禍,力勸他離開上海暫避。就在臨行前的晚上,陳真無意中發現精武館有兩個日本人派來的奸細,並且就是毒殺師傅的元兇。於是陳真殺了二人後,改變初衷,決定留在上海,找出殺死師傅的幕後黑手報仇。最終陳真手刃了仇人,為國家與民族爭回了尊嚴。
3、《猛龍過江》

《猛龍過江》海報
導演:李小龍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
劇情簡介:
唐龍(李小龍飾)是一名香港鄉下青年,受叔父所托,只身前往羅馬協助餐館經理陳清華(苗可秀飾)。餐館經常受到一夥商業集團的威脅,逼其出賣餐館的地皮,並常派來歹徒滋事,餐館生意每況日下。 唐龍初到羅馬,對當地習俗很不習慣,很令清華及餐館的夥計反感。一日晚,歹徒又來搗亂,一名夥計被打昏。唐龍憤然出手,以三兩招凌厲的腿法就將歹徒擊倒,大家對他和中國功夫無不刮目相看。
龍爭虎鬥》(1973)

《龍爭虎鬥》海報
導演:羅伯特·克洛斯
主演:李小龍、石堅、喬宏
出品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

《龍爭虎鬥》工作照
劇情簡介:
少林出了兩名高徒韓李二人,韓早叛師門,買下一座孤島以王者自封,並收買一幫打手秘密進行毒品生產。島上的人一律不准攜帶武器,而且不准外人出入,除了三年一度的世界比武大會。
龍之名言
·讓你的思維如水一般沒有束縛,招式變幻的偉大可以在水中得到啟迪。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夠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可以存在於任何空間,沒有什麼能夠超越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
·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
·總是有人跑來問我:「李振藩——你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我說:「噢,如果我告訴你我很厲害,也許你會說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我並不厲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謊。」
·隨著時間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樣會死去,會慢慢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而我們還活著。我們不得不去領悟自我,發現自我,表達自我。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
[獨家策劃]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傳奇人生
1970年回港,扭轉乾坤,巨星誕生
1970年,李小龍回港探親,此行徹底扭轉了他的演藝生涯,讓他在轉瞬之間成為舉世矚目的巨星。
那時候,香港電影業的龍頭老大是邵氏集團,60年代是邵逸夫一統天下的黃金時期。
1969年,邵氏製片主任鄒文懷帶領何冠昌等人走出邵氏,創辦了嘉禾公司。兩家公司明爭暗鬥,嘉禾始終處在下風,無能撼動邵氏,直到一個人——李小龍的到來。

李小龍與鄒文懷
那時雖然對李小龍本人來說甚不得志,但他的名氣已經非常之大,香港能請動李小龍的也只有邵氏與嘉禾兩家。本來李小龍看中的是實力雄厚的邵氏,並且不計較相對較低的片酬,但邵逸夫堅持不肯給予李小龍更多對影片的控制權力,也不想給李小龍更高的片酬,雙方最終不歡而散;另一方面,鄒文懷以他的誠意打動了李小龍,李小龍決意加盟嘉禾。
嘉禾、鄒文懷,這兩個詞在李小龍影壇事業生涯中佔著重要的地位,推崇尼采要做「超人」也真正做到了「超人」的李小龍只聽兩個人的話:一個是妻子琳達,另一個就是鄒文懷。
之後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四部半」。很多人都津津樂道於李小龍這短短兩年掀狂瀾的時期,很多人只知道《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只知道一次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只知道李小龍似乎一夜之間成了國際巨星,但有多少人瞭解李小龍在這之前艱難的奮鬥歷程,有多少人知道這兩年中李小龍的孜孜不倦?

著名的「李三腳」造型
《唐山大兄》一片的攝制,在極原始、極艱苦的泰國柏莊。當時嘉禾還沒有足夠的財力去造出劇情所需的場景、道具,住宿、飲食條件都十分艱苦,氣候也不適應,總之,比在好萊塢拍片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李小龍怨言歸怨言,工作起來卻十分投入,彷彿有使不盡的精力和力氣,令其他疲憊不堪的演職員十分佩服。儘管當時條件艱苦,工作繁忙,精神和體力嚴重透支的李小龍仍堅持練功。他們住在柏莊附近小鎮的旅館裡,每天天末亮,李小龍就起來跑步健身,而當時極度疲憊的演職人員還沉浸在夢鄉中。
1971年《唐山大兄》公映,狂攬320萬,打破《仙樂飄飄處處聞》票房記錄230萬,天皇巨星從此誕生。
李小龍決定留在香港,馬上投入到《精武門》的拍攝。第二年,《精武門》上映,票房突破450萬。《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和「雙節棍」,令人讚不絕口。那李小龍風風火火的年代,也是嘉禾起死回生的年代。
同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己主演和製片,推出又一力作《猛龍過江》,票房超過500萬。

電影《龍爭虎鬥》劇照
1972年秋,不待《猛龍過江》公映,只作了短暫的休息,李小龍便投入《死亡遊戲》的攝制。但只拍攝了三段武打和一些零散的鏡頭就得到了主演《龍爭虎鬥》的機會。這是一部使他如願好萊塢成為真正國際巨星的作品,只可惜這部影片上映前一個月便辭世西歸,只有他的在天之靈能看到這一切了。
李小龍還在美國好萊塢仿惶時,曾立下三大宏願:一是推廣弘揚截拳道,使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二是使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三是在歐美的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龍爭虎鬥》讓他了卻了這三大宏願。
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傳奇人生
18歲隻身赴美求學、練武,闖蕩好萊塢
在李小龍18歲那年,父母決定送他到美國留學,他的奮鬥歷程才真正開始。
在香港,他是小有名氣的童星和赫赫有名的街頭打手,在舊金山,他只是無數到美國淘金的華人中不起眼的一個。三個月後,他去了西雅圖,找到周露比女士開的中餐館,在餐館打工以賺取生活費和學費。

李小龍在美國唸書期間
1960年,李小龍進入西雅圖愛迪生職業學校的高中部,在那裡完成了高中學業。而也就在此時,李小龍主演的電影《人海孤鴻》正在香港熱映,他雖然在香港已負盛名,可是父親為了讓他能夠學會自強自立,還是堅持要求他在美國學會一技之長,將來才不愁沒有出路。
美國的學校,跟保守的香港學校很不相同,完全是開放性的,紀律鬆懈散漫。然而,此時的李小龍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他一改在港厭學逃學的作風,一絲不苟,如饑似渴地學習。他深知學費來之不易,逆境中的他悟醒了許多人生的哲理。他對英語,更是到嗜學如命的地步,他知道;來到美國,無論進大學深造,還是進社會就業,語言是最最重要的。
李小龍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開始做跑堂,工資比做雜務要高,還有小費。不喜歡被人駕馭的李小龍卻離開了周記餐館,想獨立從事一種職業。
李小龍結識了日本美籍商人木村武之,那時他19歲,木村36歲。他們成了忘年之交,木村甘願做李小龍的弟子和追隨者。李小龍一直想開設武館,但沒把握,也沒錢。現在得到了木村的鼓勵和出資幫助,武館開起來了。
李小龍的武館設在西雅圖唐人街的一個地下室裡,初衷是以此為謀生手段,並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並獨創一支門派。但是創業是艱難的,問津武館的寥寥無幾。李小龍跟木村商量後,就和木村帶幾個學武的學生,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範表演。事實證明,他這種笨拙而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他的表演越來越受大學生的歡迎,每次都有一兩個學生放棄他們原有的愛好,而改學中國功夫,武館初見起色。
1961年,李小龍順利地完成了高中學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裡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裡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1962年,第一間「振藩國術館」開設起來了。當時他的名氣已經頗大,是校園裡引人注目的華裔學生。一些美國人也加入到李小龍門徒的行列。他總能如願地招滿學生,每位學費每月15美元。對囊中羞澀的李小龍來講,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與妻子琳達
在振藩國術館裡,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國內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然而從小就在大銀幕拚搏的他,怎麼也不甘願放棄自己的電影事業,尤其是在美國這樣的電影王國。
1965年,李小龍成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簽約演員,這也標誌著李小龍正式進入好萊塢的影視界。但那個年代華人演員在好萊塢非常不易,大多出演反面角色。李小龍希望中國功夫能夠在美國銀幕上發揚光大,所以他堅持不在電影中出演任何有辱華人的角色,為華人演員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李小龍在電影《青蜂俠》中的造型
經過長時間的周折,李小龍得到了好萊塢電視劇《青蜂俠》第二主角加籐的角色。《青蜂俠》的播出,沒有引起太大轟動,但飾演加籐的李小龍,卻愈來愈受觀眾的青睞,他英俊靈敏,身手不凡,在劇中的表現,遠勝於飾主角青蜂俠的威廉士一籌。
李小龍終於實現了進入好萊塢從事表演的夢想。他沒有名聲大噪天下知,卻已取得可喜的業績。他的最終目標是做世界級的功夫明星,這條路不平坦,充滿艱辛,並且漫長。
其後李小龍參與了好萊塢多部影視劇的拍攝,有時也在電影中擔任武術指導,比如《破壞部隊》的影片,但他在好萊塢始終得不到重用,成為男一號的希望非常渺茫,此時的李小龍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發展的艱難處境。
李國豪的演藝生涯
長大後的李國豪
21歲時,李國豪曾赴香港拍了兩部電影,其中一部便是在香港引起過不小轟動的、由名導於仁泰執導的《龍在江湖》(1986)。其後他回到美國,在《功夫大電影》(Kung Fu The Movie)中當第二男主角,他演出《Laser Mission》(1990)、《殺戮都市》(Showdown in LIttte Tokyo, 1991)後,在美國影片《龍霸天下》(Rapsa Fire,1992)中,李國豪成為男一號,這奠定了他在好萊塢的明星地位。

李國豪
1993年2月,李國豪接拍了一部風格怪誕的動作片——《烏鴉》。就在距離《烏鴉》結束還有8天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婉拒了要他在一部有關他父親傳奇經歷的影片中擔任要角的片約——那部影片定名為《龍:布魯斯·李的故事》。
3月31日深夜,影片的拍攝已進入尾聲,李國豪將表演一個男主角被「毒販」射殺的鏡頭,可是槍響過後,在場的全體工作人員幾乎個個傻眼了,「毒販」麥克·馬塞更是驚得目瞪口呆,他手中的那支道具槍射出了真正的子彈,並且擊中了李國豪。(麥克·馬塞道具手槍發射的應當是一發空包彈,所謂空包彈不過是毫無射擊力度的空殼子彈,裡面塞一些卡片或棉花填料,發射時聲音煞是逼真,與真子彈幾乎相差無幾。)
4月1日下午1︰04,李國豪在附近的一所醫院裡與世長辭。事後,警方調查傷勢,發表公告稱事件是由於槍械檢查過程中疏忽所致。而人們則猜測可能是遭人故意暗算。各種分析現在仍在繼續,有關李國豪之死又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李國豪未完作品:電影《烏鴉》海報
李國豪曾就《烏鴉》一片發表意見:如果他死後又有機會復活的話,他就會覺得生活才有真正的意義。想不到一語成讖,只可惜現實中的他不可能如拍片般復活了。那年李國豪28歲,走得比他父親還早。巨星之子還未升起就宣告隕落,這是李小龍傳奇的悲哀延續。
李國豪去世後陪伴父親長眠於美國西雅圖的湖景墓地。
三、女兒李香凝

李小龍非常疼愛女兒李香凝
1969年4月,李小龍的愛女李香凝出生,她比哥哥李國豪小5歲,兩人都是李小龍和琳達的心肝寶貝。3歲的李香凝即失去了父親的疼愛,對於父親的印象都是後來從照片和電影以及媽媽、哥哥李國豪的回憶中得到的。她的身份使她有一定的壓力,所以在美國上大學時選讀了演藝專業,並在父親生前好友的幫助下苦練武功。在洛杉磯電視台做過短期節目主持之後,便飛回香港參加由嘉禾公司投資的《渾身是膽》的拍攝工作,這也是她第一部動作片。許多國際片商看了《渾身是膽》的首映後,都讚歎她有李小龍的凌厲眼神,她在凝視對手的那一剎那,彷彿李小龍再現。

「打女」李香凝
同年,李香凝還參演了好萊塢大製作電影《刀鋒戰士1》,在片中出演了一個配角。
長大後的李香凝除了與母親共同管理李小龍基金外,也嘗試做武打明星。不過,她一直對加入樂壇發展充滿興趣,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歌手。當李國豪1993年拍攝遺作西片《烏鴉》時,李香凝從中認識到在片中以五人樂隊Medicine成員身份演出的音樂人Brad Laner,為她進軍樂壇埋下伏線。

生活中的李香凝
受過正統音樂訓練的李香凝,曾在美國被邀請加入一隊有意被塑造為「亞洲版Spice Girls」的女子組合,當時她因沒興趣當偶像歌手而拒絕,但此舉卻令她受到唱片公司注視,並獲得唱片合約。其後李香凝輾轉透過唱片監製安排,再遇Medicine的靈魂人物Brad,二人一拍即合,重組Medicine合力製作新碟《The Mechanical Forcesof Love》。
Medicine加盟EMI後,於英美兩地推出新碟,不少外國樂評均對他們讚不絕口,更形容李香凝的歌聲「非常出色」、「充滿清靈味道」和「猶如雲霧在攪拌器中飄動」等。而刻意表現低調的李香凝,則在歌詞小冊的鳴謝欄中,稱父親李小龍為BaBa,並指他是自己的strength(力量)來源。
現在的李香凝仍然活躍在藝壇,她最近參與製作了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她是該劇的製片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