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Diary 2008
人際關係相處的藝術
To1212
暱稱: ringo
性別: 男
國家: 香港
地區: 觀塘區
« July 2025 »
SMTWTFS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新文章
reference
reference
ref
ref
reference
每月文章
文章分類
全部 (273)
服務 (251)
區議會 (5)
未分類 (17)
網站連結
尚無任何連結
好友名單
尚無任何好友
站內搜尋
訪客留言
最近三個月尚無任何留言
日誌統計
文章總數: 273
留言總數: 20
今日人氣: 1
累積人氣: 13408
日誌訂閱
尚未訂閱任何日誌
最近訪客
最近沒有訪客
RSS 訂閱
RSS Feed
2010 年 1 月 2 日  星期六   陰天


「感恩與創新」教學解剖英靈追思紀念會 節錄文章 傷心 分類: 服務

「感恩與創新」教學解剖英靈追思紀念會

     三月對北醫大而言,是感恩的季節;透過舉辦「英靈追思紀念會」的過程,學生得以親訪大體老師的生平,探索人體結構的奧秘之外,更能體會 生命的價值,這在 醫師的養成教育過程中,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

 臺北醫學大學於今天上午十點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邀請 遺體捐贈者家屬 參與追思活動並接受學生獻花致意。今年的大體老師中,有一位王德志先生,是資深的演藝人員,演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以「豬八戒」角色為代表作,在朋友心目中,他生前 行善無數,往生後 遺愛人間,是最佳的典範。

 此外,名律師 傅祖聲的母親 傅柯五妹女士,從事 助產士 工作數十年,為的是 拯救過去生產條件惡劣下的婦女 與 嬰兒的生命;奉獻一生 最後還發願 捐贈大體,希望 傳承後進,繼續 拯救生命,她的精神 與 慈悲,令深愛她的先生 與 子女感念不已。

 這一群默默地 奉獻出軀體,我們尊稱為「無語良師」的 遺體捐贈者 ,以「身教」教導著 一代又一代 的 醫學生,探索 人體結構 的奧秘、體會、尊重生命的價值,讓追思會 成為 最莊嚴的儀式,惕勵學子 有一天能不負所託,成為 濟世救人 的 良醫。 然而 儀式之外,北醫大必須率先 提出,時代進步下 醫學教育革新 之必要的 新思維。

 在過去,醫學生 面對各種疾病,欲知道 病人的內部器官 之病變,只有X光 或 開刀 才能知道。 當年之 醫師養成 仍有必要讓醫學生 藉由屍體解剖 去認知 人體各種器官結構。

 但現在,醫界 已經有各種先進的技術,可以不必 切割膚體 而能知道各種器官之 細微變化 。現代的醫師 可以應用各種影像技術 與 超音波 看到各種活體器官,並藉由 高靈敏度 判知其些微變化。如果現代的醫學生 如1965年代 只知道屍體器官結構,而不知 活生生之病人的器官病變,便如 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

 北醫 將配合 現代影像科技的進步,改進 大體解剖課程,加強 醫學生認識 活人器官 的能力。此外,我們也呼籲,往生之病人捐贈大體作 病理解剖 ,讓學生 有機會 看到自己治療過之病人 的大體,並因而得知病人往生之 病理機制,促進對 該種疾病的成因 與 醫療有貢獻 。 醫學教育 隨時代進步,應該也必須有 新思維、新方法,期待各界 先進賢達 一起參與討論,共謀醫界、社會 最大的福祇;在這個過程中,北醫大 仍將秉持一貫的 教育理念 ,期培育 學生感恩的心 以及 追求創新 的精神。

 






訪客留言 (返回 To1212 的日誌)

訪客名稱:
電郵地址: (不會公開)
驗證碼:  按此更新驗證碼 (如看不清楚驗證碼請點擊圖片刷新)
俏俏話: (必需 登入 後才能使用此功能)
[ 開啟多功能編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