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sound src="http://www.geocities.com/zero2003252/03.mp3">
AbsoluteZero : 個人主頁 - 相簿 - 訂閱  [ QOOZA - 論壇 - 登入 ]
   
 
我願鳴謝你不想說後悔
等她的笑 等她的愛
等她等了不知不覺一千夜
等她哭了 等她傷了
等她等了一千加上多一夜
等心死了 等她需要
等她知道 終於等到她感謝
 
 
我 的 資 料

暱稱: 傑洛熊
性別: 男
國家: 香港
MORE...
 
« July 2025 »
SMTWTFS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 新 日 誌
2008-11-04
2008-10-23
2008-10-13
2008-10-10
2008-10-03
日 誌 分 類
全部 (267)
訪 客 留 言
最近三個月尚無任何留言
最 近 訪 客
最近沒有訪客
每 月 文 章
日 誌 訂 閱
尚未訂閱任何日誌
我 的 好 友
我 的 連 結
matt blog
笨羊blog
日 誌 統 計
文章總數: 267
留言總數: 120
今日人氣: 2
累積人氣: 11649
RSS Feed
2007 年 8 月 18 日  星期六   晴天
   
思考反應

思考反應

老媽有句說話,『個口快過個腦』,意思是說出口的話不經大腦,

實指說出了不合情境的說話。(呢到指某笨羊)

會不會有人說出口的話不經大腦呢,我不太清楚。和活動機能一樣,

說話大致上都應該經大腦思考,才傳到口裡發聲。但說話會沒會有類

似反射神經一樣的動作,是不經大腦直接回應的呢,這部份我不肯定。

不過可以預期的是,如果每個人主要的說話都是不經大腦的,那應該是

一種病態。

回到情境部份,當聆聽或感受到客觀環境,經大腦產生思考後,就會有

一種想法。然後我們把這種想法轉化為語言,表達出來。我感興趣的是,

在 產生想法後 和 說出來之前 ,在這段時間究竟由哪一種神經去操控

。如果是大腦的話,這意味著我們在說出口之前,必須經過一個考慮過程,

這個過程的內容可能包括 這個想法是否適合在情境下表達(包括場合、

對象、身份等因素)、這個表達方式能否被接受(包括道德、立場、

身份代表等),然後是 這個表達方式能否被了解(包括說話場合、

演說對象所分享的範疇、社經背景),最後是 結果(包括回應、

言論的後遺症、潛在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或誤解等)。經驗說的是,

在高級的場合、對象身份太高、陌生人等的情況下,這個思考過程會比較嚴謹。 

相對來說,另一個極端的做法是略過思考步驟,直接跳到說出口的部份。

經驗告訴我這是不受歡迎的做法,曾經用生命去做過實驗,我清楚理解

須要付出的代價。於是,在經驗的累積下,我同時產生了複檢說話和迴

避危機的反射知覺。經驗說明,對於事件持沉默的意見,比起作出令人

感到負面的反應好;而另一個情況是,能夠討好所有人的想法和說話有

限。總的來說,在找不到能保持所有接收者正面或不變的情緒反應的說

話時,不作出回應可以產生相對良好的整體結果。

因此,如果有人覺得我沉默,或沒有回應,那其中一個可能是,我認為

這樣產生的是最有利的整體結果。


分類: 未分類
 [ 訪客留言(0) ] [ 編輯日誌 ] [ 分享至FACEBOOK ]


«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 | 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