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感覺
有人遺失東西了,身邊不斷看到這樣的事,幸好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遺失和被盜,對受害者來說最重的感覺都是一樣,一樣的失去。
記得小時候逛年宵,在路上跳跳跑跑,掉了銀包還不自覺。小孩子基本上不會用錢,回到家換衣服才發現。心底一沉,整個節日氣氛都沒有了,臉上除了灰,還是灰。隨後家父把我的錢包拿出來,原來在路上看到我掉下的,但沒有即時叫住。我內心高興,隨即回到感恩的狀態。即使小孩子也明白,過於寄情於失而復得的快樂,會忽略自己一手造成失去的罪疚。 我想再感受這種罪疚感,也因此我會盡量確保自己不會遺失東西。這是我選擇袋子、衣物(例如褲袋)的主要考慮,褲袋的斜角、深度,有沒有拉鍊對我來說都是考慮之內。 幸運地,印象中我都沒有遺失過重要的東西。而僅有的錯誤,也給家父拾起來了。
遺失和被盜,就結果來說是差不多。多數人被偷東西會埋怨犯案者,卻忽略自己一手做出來的過失。應該上鎖的東西在視線離開就該上鎖,在明知不可信的人面前就應該上鎖或等對方先離開。選擇不容易被人下手的位置(如錢包不應放在桌上,袋子有貴重物就跟身之類),選擇不容易被人下手的物品(見過小弟手機的型號應該能夠理解)。怨天尤人是很無謂的事,雖然別人有心,但被人選中也是你的命運。咒罵對方不見得會比較好過,失去東西受害的最終還是自己。
最近讀者文摘公佈了一個測試結果,內容是這樣的:在全球不同城市刻意遺下手提電話,暗中由監察員看著,然後看看有多少部手提電話能夠安全回來。當中香港成為全球手電回歸率最低的地方,只有四十三巴仙。對於這個誠實測試我部份感到意外,主要原因是我身邊似乎沒有這個比例的老實人。
不過我現在所失去的是一部冷氣機........
分類: 未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