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uary 2015 ›» | S | M | T | W | T | F | S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上帝擲骰子嗎>>一書下載處:
|
本blog是科學日誌(主要是物理,科普,天文)的分支,主blog的精華文章都被本分支的收錄!
主blog網頁:
本分支或主blog圖文全屬大眾所有,
未經準許請轉載,借用,分享,
誠請你們留言作討論式研究,
如對本分支或主blog有任何意見歡迎告之
聯絡電話94029425
註:(無須登入都可留言)
先旨聲明,本分支或主blog的文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識是有矛盾(其實是相對性絕對矛盾,假如唔明白就不必去理會本句子。),請不要用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識去明白或否定本分支或主blog的文章,而本分支或主blog某些文章是不容易明白(至於理解,科學家都不能理解某些理論,何況我們?
),請留意物理的某些理論和其他某些理論是有矛盾,請各位去明白本分支或主blog的文章或其他物理文章時
,請放開沒有關係的理論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識。
文章分類
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創造世界,我對個別現象,個別元素的光譜等並沒有興趣,我只想明白上帝的意圖,其餘的都不過是細節而已。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自然界的法則都只是近乎對稱是因為上帝不想我們妒忌上帝的完美!
理查德.費曼(Feynman, Richard 1918-1988)
興趣就是最好老師!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上帝不擲骰子!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由於生日鐘插件的供應商已終止此項服務,由即日起此插件將停止運作,請用戶將其從日誌版面中移除。 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奇人費曼其人
理查•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九六五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舉世公認不世出的天才。曾經參與原子彈發展計畫(曼哈頓計畫),太空梭失事調查。此外還是業餘拉丁小鼓鼓手、素描畫家、開鎖專家……為人風趣,生性風流,前後有三位妻子,無數女友,一生離經叛道的事蹟不可勝數。
這樣的一位奇人,想不成為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也難。不論在他生前死後,他的傳聞軼事都不斷為人津津樂道。而他也曾自吹自擂,口述過兩本故事性極強的自傳。在他辭世八年後,他的傳奇色彩愈來愈濃,想要瞭解他的真面目,成了愈來愈困難的一件事。
物理大師費曼
二十世紀的大物理學家不下百位,其中最具傳奇性的應屬愛因斯坦、費曼與霍金。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三個字)早已家喻戶曉,霍金玄之又玄的量子宇宙論尚待蓋棺論定。那麼,費曼對物理學的貢獻又是什麼呢?
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是近代物理的兩大支柱,當兩者分別發展成熟之際,下一步自然就是彼此的結合,所謂的「量子場論」。然而,這個題目卻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困難,不知難倒了多少物理大師。一九四○年代,費曼與其他兩位物理學家以殊途同歸的方法,分別提出正確的解決之道,創立了量子場論的第一個典範「量子電動力學」。
如今翻開任何一本物理期刊或高等物理教科書,都能看到許多彎彎曲曲的線條,以各種古怪的方式互相連接,外行人看起來簡直就是塗鴉。事實上,這種圖解是當代物理不可或缺的計算工具,可將複雜無比的數學式以簡單的直覺性圖形表現。這就是所謂的「費曼圖」──費曼研究量子電動力學的副產品。
費曼圖可謂費曼對物理學最大的貢獻,充分顯示了發明者的治學方法與態度──去蕪存菁、以簡御繁。套句武俠小說術語,即「以有形之劍御無形之氣」。但以簡御繁並非投機取巧,這兩者的區別有時僅僅存乎一心。然而時間總是最佳的試金石,半世紀以來的物理發展,早已肯定費曼圖在物理學界的至尊地位。
凡夫俗子費曼
人人都說費曼是天才中的天才,弔詭的是他的智商只有一百二十五!雖然這個記錄可能不準,卻是唯一可考的史料,費曼對此毫不掩飾。從這個數字,我們能解讀出什麼呢?
只要讀過費曼的傳記,不論是自傳或他人所寫的評傳,都能看出主人翁一生並非一帆風順,也不是始終打遍天下無敵手。他遭遇過種種挫折,也有情緒起伏與缺乏自信的時候。在幾本傳記中,他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甚至酒色財氣也無所遁形。而其中最為人詬病的,當然是稍嫌過分的風流韻事。
由此可知,費曼雖是天縱英才,卻也並非完美無缺、無所不能,而是一位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我們唯有將他請下神壇,摘下他腦後的光環,才能真正認識這位最不平凡的凡人。
笑傲江湖的費曼
一般人多少會以為科學家分外清高,殊不知學術上的競爭與政治鬥爭其實同樣慘烈。許許多多野心勃勃者、沽名釣譽者在學術舞台上此起彼落,默默治學的學者反而都是沒有聲音的人。一部現代儒林外史,其中有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秘辛!
相較之下,特立獨行、玩事不恭的費曼活脫是遺世獨立的「獨孤求敗」。在他的眼中,唯一的對手只有大自然,鑽研物理的目的只是為了揭開自然之謎。唯有抱著這種瀟灑的態度,才能在學術上有大開大闔的表現;唯有不受名韁利鎖羈絆的心靈,才能在世上逍遙一生,才會有閒情逸致遊戲人間。費曼雖然小德出入,但較諸那些汲汲的龍套角色(岳不群?左冷禪?),其人格的高下不可以道里計也。
應是「費因曼」的費曼
過去幾年間,科普書籍在台灣漸漸炒熱。除了殘而不廢、老當益壯的霍金,費曼是科普界另一顆歷久不衰的明星。《別鬧了,費曼先生》(自傳)、《你管別人怎麼想》(自傳)、《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評傳)與《物理之美》(演講集),都是最近這幾年的譯作。
其實,費曼的著作很早便已引進台灣,如徐氏基金會就出版過他的普通物理講座「費因曼物理學」(共三部五冊)。這套書的譯筆雖然不近理想,無法與近年的科普翻譯相提並論,但可貴的是在所有與費曼相關的書籍中,只有這套書並未將FE-YN-MAN錯譯為「費曼」。不知道是誰始作俑者將費因曼「以簡御繁」;不知道Feynman的中文譯名還有沒有平反的一天! |
2007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一  |
量子力學----(7)中英對照表 |
分類: 物理(量子力學) |
Abelian Group
阿培爾族 |
Advanced Wave
超前波 |
Amplitude
振幅 |
Anthropic Principle
人擇原理 |
Aspect Experiment
艾斯派克實驗 |
Asymptotic Freedom
漸近自由 |
Avogadro's Number
??? |
Axion
X玻色子 |
Bare Charge
??? |
Bare Mass
??? |
Baryon
重子 |
Baryon Number
重子數 |
Bell's Inequality
貝爾不等式 |
Binding Energy
結合能量 |
Bohr Model
波爾模型 |
Bohr Radius
波爾半徑 |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玻色凝固 |
Bose-Einstein Statistics
玻色-愛恩斯坦統計法 |
Boson
波色子 |
Broken Symmetry
破殘對稱 |
Brownian Motion
布朗運動 |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應 |
Cabibbo Angle
??? |
Cabibbo Rotation
??? |
Casimir Effect
卡斯米爾效應 |
Cerenkov Radiation
??? |
Chaos Theory
混亂理論 |
Charge
電荷 |
Charge Conjugation
電荷共軛 |
Charge Current
??? |
'Clock in the box'
盒中鐘實驗 |
Colour
色 |
Compton Effect
康普頓效應 |
Confinement
色禁閉 |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哥本哈根詮釋 |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 |
Coulomb Scattering
庫倉散射 |
Decoherence
??? |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深入非彈性散射 |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
延遲選擇效應 |
Double Slit Experiment
楊氏雙縫實驗 |
Dressed Charge
??? |
Dressed Mass
??? |
Eightfold Way
??? |
Elastic Scattering
彈性散射 |
Electromagentism
電磁力 |
Electron Volt
電子伏 |
Electroweak Theory
弱電理論 |
Elementary Particle
基本粒子 |
Entropy
熵 |
EPR Paradox
EPR佯謬 |
Fermi-Dirac Statistics
費米-狄拉克統計法 |
Fermion
費米子 |
Feynman Diagram
費恩曼圖表 |
Field
場 |
Flavor
味 |
Gauge Symmetry
規範對稱 |
Gauge Theory
規範場論 |
Generation
代 |
Glueball
膠球 |
Gluon
膠子 |
Grand Unified Theory (GUT)
大統一理論 |
Graviton
引力子 |
Gravity
引力 |
Hadron
強子 |
Heterotic String
??? |
Hidden Variables
隱變量 |
Higg's Particle
希氏粒子 |
Hyperon
超子 |
Imaginry Number
虛數 |
Inelastic Scattering
非彈性散射 |
Infrared Slavery
長距離束縛 / 紅外奴役 |
Intermediate Vector Bosons
矢量玻色子 / 弱子 |
Irreversible Principle
不可逆原理 |
Isospin
同位旋 |
Kaluza-Klein Theory
克拉查-克里恩理論 |
Lamb Shift
蘭伯移動 |
Lepton
輕子 |
Local Reality / Locality
局域性 |
Loschmidt's Number
??? |
Mach's Principle
馬赫原理 |
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
宇宙分支學說 |
Matrices
矩陣 |
Matrix Mechanics
矩陣力學 |
Maxwell's Demon
麥斯威爾小妖 |
Mean Free Path
??? |
Mean Free Time
??? |
Membranes
??? |
Mesons
介子 |
Mixing Angle
混合角 |
Mössbauer Effect
??? |
Moving Mirror Radiation
??? |
M-Theory
??? |
Non-Abelian Group
非阿培爾族 |
Non-Locality
非區域性 |
Orbital
??? |
Parity
宇稱 |
Participatory Universe
參與宇宙 |
Parton
部分子 |
Parton Model
部分子模型 |
Path Integrals
路徑積分 |
Perturbation Theory
微擾論 |
Phase
相位 |
Planck Density
普朗克密度 |
Planck Energy
普朗克能量 |
Planck Length
普朗克長度 |
Planck Mass
普朗克質量 |
Planck's Constant (h)
普朗克常數 |
Planck Temperature
普朗克溫度 |
Planck Time
普朗克時間 |
Probability Wave
機率波 |
Quantization
量子化 |
Quantum
量子 |
Quantum Chromodynamics
量子色動力學 |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量子電動力學 |
Quark
虧子 |
Quark-Gluon Plasma
量子湯 |
Raman Effect
拉曼效應 |
Renormalization
重正則化 |
Retarded Wave
延遲波 |
Schrödinger's Cat
薛汀格之貓 |
Second Quantization
第二量子化 |
Self-Interaction
自我作用 |
Shadow Matter
影子物質 |
Sparticles
??? |
Spin
自旋 |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自發性對稱破壞 |
Standard Model
標準模型 |
String Theory
弦理論 |
Strong Force
強核力 |
Sum Over Histories
歷史求和 |
Superconductivity
超導性 |
Superfluidity
超流體性 |
Supergravity
超引力 |
Superposition of States
重疊狀態 / 態的疊加 |
Superstring Theory
超弦理論 |
Supersymmetry (SUSY)
超對稱理論 |
Tachyon
迅子 |
Tardon
慢子 |
Theory of Everything (TOE)
全能理論 |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 |
Thought Experiment
假想實驗 |
Transactional Interpretation
交易者學說 |
Tunnel Effect
穿隧效應 |
Tyndall Effect
??? |
Uncertainty Principle
測不準定理 |
van der Waals Forces
??? |
Virtual Particles
虛粒子 |
Weak Force
弱核力 |
Weinberg Angle
??? |
Wheeler-Feynman Absorber Theory
惠勒-費恩曼吸收理論 |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 (WIMP)
弱制動重粒子 |
World Line
世界線 |
Zero-Point Fluctuation
零點脹落 |
|
|
|
量子力學----(6)超弦理論 |
分類: 物理(量子力學) |
在上章說過大統一並不那麼成功,我就算強核力可以與弱電理論統一,那引力呢?引力似乎是最難被統一,而且我們也要理論把費米子與玻色子統一,找出一個包圍所有物事之全能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 TOE).
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自然界有對稱,例如虧子與輕子也是三族,又或正反粒子,CPT守衡等等.但物理界並不如我們所想般對稱,如CP不守衡,而最大之不對稱(asymmetry)是費米子及玻色子之自旋性,費米子要自旋兩個圈才可見回原本景象,而玻色子只需自旋一個圈.
物理學家建立了N=8的超對稱理論(Supersymmetry / SUSY)統一費米子與玻色子,那是認為這個宇宙除了四維之外,還有四維,這個八維宇宙叫超空間(superspace),然而這額外的四維不可被理解為時間抑或空間,八維宇宙是由費米子居住,物質可透過自旋由四維空間轉入費米子居住之八維,又可由八維轉回四維,即玻色子可換成費米子,費米子可轉換成玻色子,它們沒有分別,我們之所以看到它們自旋不同只不過是我們局限於四維而看不到八維的一個假象.
我打個譬喻,妳在地球上只會感同到三維(上下前後左右),我們雖然知道時間之存在,然而我們眼睛看不到,眼睛只幫我們分析三維系統,然而有可能這個世界是八維,而因為眼睛只可分辨三維而妳無法得知.
科學家稱這些一對之粒子為超對稱伙伴(supersymmetric partner),如重力微子(gravitino),光微子(photino),膠微子(gluino),而費米子之伙伴叫超粒子(sparticle),只不過是在費米子前面加一個s,如超電子(selectron).可是我們知道費米子無論怎樣轉也轉不出玻色子,亦沒有發現費米子或玻色子轉出來的超對稱伙伴,例如電子就不是由任何已知玻色子轉出來,假如每一玻色子或費米子都有其超對稱伙伴,世界上之粒子數將會是現在的兩倍.
有認為超對稱伙伴質量比原本粒子高很多倍,只存在於高能量狀態,我們處於安靜宇宙是不能夠被看見,只有在極稀有的情形下,超對稱伙伴會衰變成普通的費米子及玻色子,當然我們尚未探測到超對稱伙伴,否則就哄動囉!
然而在超對稱理論背後,弦理論(strange theory)正慢慢崛起,它也是為了統一費米子玻色子.弦理論認為這個世界無論玻色子抑或費米子都是由一樣東西-弦(string)所組成,弦就像一條繩子,不過事實上它們真的太小向前地,故它們形成粒狀的粒子
The string tension in string theory is denoted by the quantity 1/(2 p a'), where a' is pronounced "alpha prime"and is equal to the square of the string length scale.
String theorie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the strings are required to be closed loops, and whether or not the particle spectrum includes fermions. In
起初物理學家認為閉弦理論必須是十維,因為只有十維的閉弦理論方可被重正則化(Renormalization),重正則化是物理學家為解決量子電動力學中出現'無限'所用的一個巧妙手法,其中多個無限項問題都與自我作用(self-interation)有關,我舉一個電子與電磁場之無限項例子:
電磁力之影響範圍遵從平方反比定律,即1除距離之平方,電子與自己的距離是0,故影響自己之範圍是1除0,等於無限,由於E=mc2,故電子質量豈非無限大!那和觀察結果不乎.重正則化利用無限減無限得有限之方法計出電子質量(因為有限加無限也是無限).
荷蘭物理學家Hendrik Kramers認為電子之質量是由兩個質量-bare mass及infinite mass組成,利用麥斯威爾方程(Maxwell Equation)計出另一個電子質量,又是無限,用第二個質量減第一個質量,剩下的就是bare mass,即電子正常質量.
當然那不是樣樣東西都可以重正則化,妳要好巧妙地把式定成:(無限)-(無限+少少)=(少少),否則答案會是零,或答案尚是無限,最成功的例子是利用重正則化解釋蘭伯移動(Lamb Shift),蘭伯移動解釋在一條軌道上之兩粒不同態之粒子(旋上旋下)能量有少許分別,所以旋上電子變成旋下電子會放出21.11cm微波輻射.
事實上現今物理學上一個理論是否可行完全要看它是否可以被重正則化.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