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巴的主要股東,都是何特首的愛國愛澳老友,一個是全國政協委員兼特區行政會議成員,另一個是全國政協副主席。


可是,兩家巴士公司的投資者顯得完全不顧社會責任,連過去已經實行的給予老人家搭巴士的折扣優惠,兩巴都不約而同地同時提出要終止,卻又厚著臉皮跟劉堯堯合作收政府錢給老人家更大的搭巴士折扣。難怪市民都氣憤地叫政府將給老人家巴士資助改為直接津貼,唔好益D無良老板。
兩巴主要股東,在特區成立以來,又不約而同地利用巴士公司關係搞地產,利用政府賤價批地,估計至少分別有十四億及三億八千萬入其私人公司袋口。
新澳門學社今年公開遞信請兩位老細,分別嘔番十四億及三億八千萬出來,成立巴士發展基金,以改善巴士服務和員工待遇。豈料兩大老板厚著臉皮不置可否,原來暗地打算結束兩巴舊合約,咁以前借巴士公司過橋落私人公司袋的億億聲利益(見附件),就可以過海神仙,社會責任完全不了了之。
巴士公司風格爛成咁,過去長期搞唔成巴士捷運,都係活該!
嘿,天知道呢兩位自己友會不會轉頭來又當上新巴士合約的老板,甚至搖身一變當埋輕軌的老板?
特區運輸在劉堯堯指導下,胡亂拋出終止兩巴合約的決定,沒同時交代之後巴士營運的部署和原兩巴員工就業安排,實在係求其得極度過份!
依期終止兩巴合約本絕不足惜,但這次分明是金蟬脫殼之計(連畀老人家小小優惠都收番,分明是有意唔續約--每次加價都被人拿利益輸送問題來將住,不如乾脆脫殼,不用回應利益輸送的舊帳,分分鐘用新公司名義加價)。
民主昌認為,借巴士公司過橋搞地產的利益輸送,仍必須作出交代,不容脫殼甩掉!
兩巴員工有權獲得按年資計算的遣散補償並在政府協調下轉到新巴士合約的經營者旗下。
新的巴士合約經營和輕軌經營地位,不可以讓分明視社會責任如無物,視澳門市民如無物的無良老板竊據!
附件 |
兩幅位於沙梨頭海邊的土地(PS1地段及PS4地段)於九三年及九七年由澳葡政府先後批予兩家巴士公司用以作巴士總站及商住用途。可是,有關計劃一直未有落實。至零四年及零五年,澳巴及新福利兩巴士公司先後分別向政府提出申請,撤銷原巴士總站之計劃。政府也先後批准將土地轉讓予同屬承批人名下的另一公司用以完全發展商住樓宇(由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董事會主
席廖澤雲
先生轉到新天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
席廖澤雲
先生/由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董事會主
席吳福
先生轉到信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吳福先生)。 |
新福利公共汽車公司原來作巴士總站的批地,現時成了新天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海擎天新樓盤,按零五年第32/2005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的規定,此由46層高的塔樓組成的樓宇可建成住宅面積
119,899平方米
及商業面積
3,789平方米
,單以其建成之住宅已盈利豐厚。
119,899平方米
等同1,198,990平方呎,以海擎天的平均呎價為至$2,100.00至$2,400.00,其成本價為僅為五百元以下。整個海擎天1,198,990平方呎住宅面積,每平方呎獲利$1,200.00,估計總盈利至少達14億。 |
澳門公共汽車公司原來作巴士總站的批地,現時成了信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的PS4地段樓盤,按零四年第10/2004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的規定,此由28層高的塔樓組成的樓宇可建成住宅面積
38,033平方米
及商業面積
2,820平方米
,單以其建成之住宅已盈利豐厚。
38,033平方米
等同380,330平方呎,以保守計算,此區的平均呎價為$2,000.00,其成本價為僅為五百元以下,估計總盈利至少達3.8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