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哲學問題的形而上學討論〉第三拾遺》
前言:在之前一篇,我已解答了不哲學的問題,我已打算把這些哲學問題的解答告一段落,可惜我與哲學餘情未了,無意之中,又再給我發現了數條的哲學問題,我不假思索,決定解答這些問題。
一,什麼是自由?
對於自由,很少人可以準確地對自由下一個十分清楚的界定。
而我們,也只可以說,自由,做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並非為所欲為,其分別我會在下一部份長闡述),但要有一指定條件,就是會自律,要是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
原因是自由的本性,要是我們不去到約束自由,那就會可能傷害、損害到他人的利益,所要人類─他人就對自由進行約束,就是先自律;後自由。
自律,可以確保到,人的行為有自我的道德,自我的律法去約束,無論即使你再如何「自由」也不會傷害、損害他人的利益,這就是自由被約束的原因。
而裂過一番的解構,我們可以重新再一次去界定自由的定義─就是有自律的約束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自由與為所欲為的分別在於那裡?
我們在上一個哲學問題之中,闡述了「什麼是自由?」。
在這條問題,我們就是要把「自由」與「為所欲為」區分開。
首先,我們說說什麼是為所欲為,再而把兩者區分開去。為所欲為比自由的定義簡單得多,就是把自由減去自律。在「為所欲為」的境界之中,是沒有自律這一回事的。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是不假思索的,不用理會後果。
要是我們處於「為所欲為」的境界,你會發覺,自己的自身安全十分危險,由於沒有自律和法律的管制,人類可以作出一些狂野行為,例如殺人,這樣,你就會開始擔心自身的安全。於是,人類避免這種不幸的發生,就只好制定法律,管束人民。
三,我們如何分辨怎麼樣的東西怎麼樣可靠?
當人類分別一樣事物是否直得信賴的時候,可慮的東西,不外乎邏輯和準確性。
人類可慮邏輯方面,主要還是可慮事件的可靠,首先人本身自我提出的疑問─這件事是否屬實?而我們要探討的是,我為什麼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當我們可慮到事件真實的時候,我們就會觀察證明這件事是真的證管會。如人可以站在地上,於是我們找證據─我們觀察自己可以站在地上。於是,我們就相信,「人可以站在地上」這個事件是真的。
第二,準確性,我們可慮這個性質的事侯,多半是後天的,而且必須是經歷過與這考慮對象有關的過程才可以得知的,例如:天氣預報,東我們要可慮這個預報的可靠,不能一大清早就可得知,而我們必須經過一整天,才可以得知。
四,知識可靠嗎?
我們唸書,都是為了知識,那知識可靠嗎?
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之中,有此一句:「知識是後天─經驗先於知識」,但我認為,這句話對了一半,就是經驗先於知識那方面,我們還要有正確的觀察點才可以利用經驗得出知識。為什麼?
我可以舉出人類史上最嚴重的錯誤─誤當太陽為地球的行星。這個錯誤,可以完全顯出「經驗先於知識」的謬誤─就伯缺乏了正確的觀察點。
我們站在地球之上,看到的是太陽繞著地球旋轉。從地球看來,這是一個事實,根據我在上一問題所作的解答,人類這個判斷是無可厚非的,有事實的「根據」─我看見太陽繞著地球轉,所以這是對的。
但人類沒有正確的觀察點,我們不是在天空之上觀察一整個太陽系,這就證明了正確觀察點的重要性了!
五,有什麼東西是比知識更可靠?
看來知識是最可靠的,它是無堅不摧的!
但可有東西比知識天可靠?
這就是智慧。
為什麼我說知識比不上智慧的可靠。因為一味有知識,也是不行的,要有智慧。你有知識,但沒有智慧,下場可能比沒有知識的下場落得天慘!
打一個比方─我與敵國發動戰爭,我一味只有知識,不斷去制造及開發武器,然後去胡亂的攻擊敵國,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沒有智慧去到安排和分配武器,所以,你在戰爭的時候,反而更幸苦。
而我們在知識之上加上智慧,辦事時就顯得更事半功倍了。我們懂得在戰爭上安排和分配武器,就可以更為徹底的把敵國打敗。
我們再打一個比方,要是我們在唸書的時候,老師教授的時候教錯我們東西,我們就會以訛傳訛,一直的錯下去,要是我們加上一點的智慧,就會知道這個知識是不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