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意,下有人意
Life is hit and miss and this
I Hope, I Think, I Know

Oasis--I Hope, I Think, I Know
klinsmann
暱稱: 伯符
性別: 男
國家: 香港
« January 2018 »
SMTWTF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最新文章
2007-02-19
2007-02-19
2007-02-18
〔轉〕竊聽者 (The Li...
2007 Brit Awards(全英...
文章分類
全部 (304)
訪客留言
viagra gener... (Viagrasr)
generic viag... (Viagrasr)
generic viag... (Viagrasr)
generic for ... (Viagarasr)
日誌訂閱
尚未訂閱任何日誌
好友名單
網站連結
尚無任何連結
最近訪客
最近沒有訪客
Oasis - Don't Go Away (Live)
日誌統計
文章總數: 304
留言總數: 167
今日人氣: 1
累積人氣: 25042
站內搜尋
RSS 訂閱
RSS Feed
2006 年 11 月 26 日  星期日   晴天


2006-11-26 分類: 未分類

SONY BMG X LAB YELLOW 舉辦 Oasis “Stop The Clocks” THE EXHIBITION珍藏展

日期 : 2006年11月25日 – 12月5日 (12月3日除外)
時間 : 每日下午12點 至 晚上8點
地點 : Lab Yellow
香港九龍九龍灣大業街楊耀松工業大廈(第五期)8樓A1室 (乘電梯往7字, 轉樓梯往8樓)

免費入場

查詢電話 : 2331 3220

http://labyellow.blogspot.com/


  • 於12月3日會播放Oasis新拍攝的紀錄片"Lord Don't Slow Me Down", 95分鐘足本, 在場亦有本地獨立樂隊獻唱oasis歌曲
  • 要索取12月3日的限量門票, 需寄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 題目為 "OASIS - Lord Don't Slow Me Down documentary entry ticket", 註明自己名字﹐年齡和聯絡電話, 入場時更要出示隨Stop The Clocks CD附送的宣傳單張。
  • 首500名參觀者可獲贈Stop The Clocks 海報
  • 可憑今期東touch雜誌附送的印花換取Stop The Clocks 布章







2006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日   晴天


最後轉轉作者的話 分類: 未分類

關於這系列的Britpop文章

  


這系列關於Britpop的文章總算寫完了,這七篇文章在Britpop板確實引起不少迴響與討論,但也引發不少爭議與批評,我在這邊來澄清幾件事。

  
首先這個排名並不是按照我個人喜好去排的,而是結合allmusicacclaimedmusic這兩個網站所組成。AllmusicBritpop這個style中有推薦一些具代表性的歌曲,而acclaimedmusic則是綜合有史以來每家媒體、雜誌所選出來的史上最佳歌曲,以及每年度的最佳歌曲,選出來的史上2500大歌曲。我將allmusic選出來的Britpop單曲,按照acclaimedmusic的名次加以排名,最後選出來的就是這31

  
我相信這31首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Britpop單曲,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沒有某某團。我想最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他們的作品受到樂評的青睞不夠,像The Charlatans UKNorth Country BoyJesus HairdoOne to Another其實是有在allmusic的推薦清單當中的,但它們受到的好評就是不夠,成為被排除在31名之外的遺珠。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團某些具代表性的作品Britpop味不夠,因此連allmusic的推薦清單都沒有出現這些作品,最多人有疑問的Radiohead就是屬於此類。他們沒有任何一首作品出現在allmusic的推薦清單中。Radiohead幾乎被公認是90年代後半最偉大的樂團,但他們在Britpop這個領域的地位是如何?甚至到底屬不屬於Britpop還是個問號。我想有人認為Radiohead是屬於Britpop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出道於Britpop時期,難免會將他們和Britpop聯想在一起,某些歌曲也確實有Britpop的味道。但若有人問你聽Britpop一定要聽哪些團,而你把Radiohead也作為推薦時,我認為這是你對Britpop的認識不足。要怎麼說呢?首先一般媒體、專業的音樂雜誌談論到Britpop時,一定會將OasisBlurSuedePulp等團列為主要的介紹對象,Radiohead則比較少提及,會提到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也是那年代的。舉個最具體的例子,NME雜誌去年出了一本Britpop的特輯,封面是Liam GallagherDamon AlbarnJarvis Cocker。另外封面上列出了很多具代表性的樂團或歌手,感覺該列上去的他們都列了,甚至一些你可能認為不屬於Britpop的樂團也被登在上面,包括ProdigyChemical Brothers以及Robbie Williams。但就是沒有RadioheadBritpop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而NME則是英國最具權威性的音樂雜誌,他們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很簡單,他們不認為Radiohead屬於Britpop

  
若撇開媒體的認定不談,我們自己用耳躲應該也聽的出來,Radiohead和這些Britpop團有什麼不同,基本上他們的音樂屬於另一種層次。他們沒有Oasis那麼流行、沒有BlurPulp那麼動感、沒有ElasticaSupergrass那麼Punk,他們有的是複雜的編曲、實驗性的音樂,並將音樂藝術化,這些就是和Britpop有所不同的。當然我也不否認Radiohead確實有一些具Britpop風味的曲子,像”No Surprises”就有出現在”Live Forever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pop”這部介紹Britpop的紀錄片當中。AllmusicBritpop專輯推薦清單也有將The BendsOK Computer列在其中,不過這兩張並非allmusic的首選,而是屬於次要的。我想會列在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確實有幾首Britpop風格的歌曲,而列為次要的主因就是他們的Britpop風格不足。

  
我對許多人對於Radiohead的疑問就講到這邊。再來就是很多人認為這個排名並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偉大之處,或是為什麼這首歌的排名會在另一首歌的前面。我的回答很簡單,這個排名就是根據這些歌曲受到樂評青睞的程度。為什麼第一名會是Bittersweet Symphony?因為它是這31首歌當中最受好評的,我在介紹中也提到這首歌被全球至少12家知名的音樂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單曲,甚至有3家雜誌將它選為90年代最佳單曲。最多人猜會是第一名的Live Forever在當年只有Face雜誌將它選為年度最佳單曲,而90年代最佳單曲的部分,這首歌最高只有第6名。而這些名次和資料都是根據acclaimedmusic這個網站的統計結果,有興趣可以到這個網站看一下。

  
最後這系列的文章主要參考自WikipediaallmusicSongfacts以及一些歌迷網站,我確實是參考這些網站,並對這些文章加以翻譯。但我絕對不是按照某篇文章逐字去翻,逐字翻的話是不可能會有這麼多東西的,而事實上我是加以整合,將能查到並且覺得有用的資料都加到文章裡頭。以下就列出這幾個網站的網址: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Allmusichttp://www.allmusic.com/

Songfactshttp://www.songfacts.com/

everyHithttp://www.everyhit.com/

Acclaimed Musichttp://www.acclaimedmusic.net/





嚴選史上最偉大的31首Britpop單曲 分類: 未分類



     The Greatest Britpop Song.....




1. The Verve - Bittersweet Symphony

    這首The Verve的史詩鉅作Bittersweet Symphony,堪稱Britpop經典中的經典,名列「嚴選史上最偉大的31Britpop單曲」榜首。這首經典傑作幾乎可以代表The Verve,當它在19976月發行時讓該團聲名大噪,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第二名。隔年這首歌又登上了難以攻佔的美國Billboard單曲榜第12名,儼然已經成為知名的國際大團。Bittersweet Symphony的成功也造就了專輯Urban Hymns的熱賣,將The Verve推向生涯巔峰。這張專輯在英國賣出了240萬張,名列史上第26名,在美國也賣了100萬張。

    一個樂團若寫了一首這樣的經典名曲,照理說應該是會名利雙收的,The Verve確實因為Bittersweet Symphony而成名,但卻沒辦法從這首歌得到任何金錢上的利益。這種滋味對The Verve(尤其是Richard Ashcroft)來講,或許bitter的成分要比sweet來得多更多。當時The Verve
被這首歌的版權問題搞得焦頭爛額,其版權爭議的經典程度或許還不下於這首歌本身。

    這一切都是起因於Bittersweet Symphony的主要弦樂部份。當Ashcroft還沒寫這首歌之前,他買了一張名為The Rolling Stones Songbook的二手唱片,這張發行於1966年的唱片在市面上相當罕見且不知名,當中收錄的Rolling Stones的歌曲都是由Andrew Oldham Orchestra(Rolling Stones的前經紀人Andrew Loog Oldham所組的交響樂團)這個交響樂團改編的。Ashcroft看上了這張專輯當中的The Last Time其中的一部分弦樂,並決定將這部分弦樂擷取成為Bittersweet Symphony
的一部分,這個決定同時也是災難的開始。

    這張唱片的版權是屬於Rolling Stones的另一位前經紀人Allen Klein(任職於Andrew Loog Oldham之後),他所成立的ABKCO唱片公司擁有Rolling Stones60年代所有唱片的版權。The Verve原本希望得到Allen Klein的許可來使用這段弦樂,但對方認為這弦樂部份在歌曲裡使用太多了,因此應該得到一半的版稅;The Verve則認為Allen Klein實在是太貪錢。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The Verve的經紀人還希望Rolling StonesMick JaggerKeith Richards能出面協調,但這兩人都表示不願意介入與ABKCO唱片有關的事務。為了順利發行這支單曲,The Verve最後只好妥協於ABKCOABKCO也同意該團使用他們的sample,不過Bittersweet Symphony的版稅卻要100%屬於ABKCO,且創作者的名字除了是Ashcroft之外,還要加上JaggerRichards
。但事實上這兩人與這首歌的創作一點關聯也沒有。

    這項協議對The Verve來說是慘不忍睹,因為他們寫了這首經典歌曲卻一毛錢也拿不到。而Allen Klein卻靠著這首歌賺翻了,後來Nike請求使用這首歌作為廣告曲,上百萬的版稅收入全都歸給Allen Klein。之後Klein也准許Vauxhall汽車使用這首歌來作廣告配樂,而電影危險性遊戲(Cruel Intentions)也在最後結局時用了這首歌,來象徵男主角浮浮沉沉的命運。此外,這首歌後來也被葛萊美獎提名,但荒謬的是掛名者竟然是Mick JaggerKeith Richards,而不是The VerveAshcroft。對於這一切Ashcroft當然是看不過去,但他頂多也只能發發牢騷。他最看不過去的就是這首歌被用在商業廣告上作為生財的工具。此外他也語帶諷刺的說:這首歌是JaggerRichards二十年來所寫的最佳作品。


   
許多人認為這項結果導致Ashcroft意志消沉,也間接導致The Verve的解散。儘管該團受盡了這麼多的委屈,但這首歌的經典地位是永遠無法撼動的。Richard Ashcroft為這首歌的譜寫者,整首歌聽起來就像歌名一樣令人感到Bittersweet,而歌詞則是悲觀地看待無所事事的每一天,例如第二句就悲觀地唱道:”you’re a slave to the money, then you die.”MV的部分也相當有名,拍攝地點為倫敦擁擠的Hoxton Street,而拍攝手法及idea則有向Massive Attack”Unfinished Sympathy”(也是在街上一直邊走邊唱,不過沒有一直撞到人)致敬的味道,後來還被Fat Les(BlurAlex James所組的樂團,先前也有提到)拿去在”Vindaloo”MV
中惡搞。

    Bittersweet Symphony在當年被全球至少12家音樂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單曲,其中包括知名的Rolling StoneNMEMelody MakeSelect以及Face在內。不少雜誌在評選90年代最佳單曲時,也將這首歌列為榜首,可見這首歌的經典地位是無庸置疑的。若說90年代前半的最經典歌曲為代表Grunge”Smells Like Teen Spirit”,那麼90年代後半就非代表BritpopBittersweet Symphony莫屬了。去年AshcroftColdplayLive 8的演唱會中合唱了這首歌,Coldplay的主唱Chris Martin稱這首歌為可能是史上最佳作品,並稱Ashcroft
為史上最偉大主唱之一。

    Britpop1997年開始逐漸走下坡,就像PunkDiscoGrunge等盛極一時的樂風,其黃金期大概不過三年,過了這黃金期就會慢慢退燒,但仍不斷影響著後進晚輩,而Britpop也不例外。Bittersweet Symphony正好發行於Britpop逐漸式微的1997年,它可算是最後的Britpop經典。儘管Cool Britannia難以再現,但這些Britpop經典歌曲是絕對不可能被樂迷給遺忘的,我們這些幸福的樂迷終究還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影片連結:The Verve – Bittersweet Symphony(Live @ Jools Holland)



2006-11-19 分類: 未分類



    總算正式進入最後階段了,來看看這幾首最經典的Britpop單曲介紹吧!



5. The La's - There She Goes

 

    雖然知名度與地位不如Stone Roses來得那麼崇高,但The La's也和Stone Roses一樣被認為是Britpop的先驅,因此他們也是不能不認識的樂團,尤其是他們最經典也最有名的一首作品—There She GoesThe La's來自利物浦,他們只留下唯一一張錄音室的專輯The La's,但這張專輯卻被許多人認為是史上第一張的Britpop專輯,包括了Britpop一哥Noel Gallagher

   
這張專輯發行於1990年,而早在兩年前There She Goes這首歌就已經發行為單曲了,雖然這首歌首次發行時得到了不少注意以及電台的播放,但卻沒辦法在排行榜上得到好成績。一直到了The La's的同名專輯發行後,這首歌也再度發行,終於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No.13,同時也順利打入了美國市場,到達Billboard Hot 100No.49


    若你認為這首歌的受歡迎程度僅止於此,那你就太小看它了,因為它不僅紅極一時,還流傳至今。這主要可以反映在這首歌被許多之名樂團或歌手翻唱,以及被運用在許多電影裡頭。翻唱過這首歌的藝人包括了先前提過的The Boo Radleys、美國流行搖滾團Sixpence None the Richer以及英國天王Robbie Williams,其中以Sixpence None the Richer的版本最為著名,因為他們的翻唱版本打入了美國排行榜第32名,讓這首歌再度走紅。另外包括:So I Married an Axe Murder(蜜月危險期)Fever PitchThe Parent Trap(天生一對)Snow Day(白雪奇蹟)
等喜劇電影也曾用這首歌作為配樂。

    這首歌是由The La's的主唱兼吉他手Lee Mavers所譜寫,其旋律讓人一聽就能印象深刻,加上響亮的吉他前奏以及和絃,更能讓人引起共鳴、百聽不厭。而歌詞的部分乍看是一首情歌,但許多人卻認為這其實是在歌頌海洛因。包括”There she goes again/Racing through my brainPulsing through my veins以及No one else can heal my pain.”等歌詞,都是他們揣測的依據。儘管The La's早已消聲匿跡多年,但這項揣測仍持續被討論。後來在一本以The La's為主題的書In Search of The La'sA Secret Liverpool當中,提到The La's的前吉他手Paul Hemmings否認了這項謠言。

    儘管The La's原本有機會與Stone Roses平起平坐,但他們在搖滾樂界終究只是曇花一現,不過這首There She Goes卻仍讓他們能夠在搖滾樂史記上一筆。這首歌歷久不衰的程度還可以反映在作曲者Lee Mavers所收的歌曲版權費上,他曾經表示The La's每三個月大概能拿4000英鎊(1英鎊大約=60台幣)的版權費,也曾經有過一天就賺進15000英鎊的經驗,其中主要是來自There She Goes

影片連結:The La'sThere She Goes (Live on Letterman)


4. Oasis - Wonderwall

    若要選一首最紅、最受歡迎的一首Britpop單曲,OasisWonderwall肯定是No.1。這首歌的商業成就是所有Britpop單曲所望塵莫及的,除了達到英國單曲榜的No.2之外,更是成功打進美國市場,登上Billboard Hot 100No.8,達成不可能的任務(當時英國單曲要打進美國排行榜已經相當困難了)Wonderwall這張單曲在英國至今售出了966000張,排在英國史上最暢銷的單曲中的第99名。當時Oasis的第二張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不僅在英國紅得發紫,甚至還席捲全球,儼然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現象,是繼Michael JacksonThriller之後又一波的音樂熱潮,而一般認為Wonderwall是專輯當中最具推波助瀾效果的一首作品。

    這首歌當然還是由Noel Gallagher所寫,並替他創造生涯另一個創作巔峰。歌名是取自前Beatles成員George Harrison1968年所發行一張名為Wonderwall Music的原聲帶專輯,而那部電影的片名就叫Wonderwall。外界一般認為這首情歌是Noel寫給他當時的女友Meg Matthews(現已經變成前妻了)
,但他本人在最近卻否認了這項說法。他說這首歌是在描述一個虛構的朋友將會來拯救自己,他還表示當媒體都說這是寫給前妻時,他也只能默認。因為當大家都說這首歌是寫給他前妻時,他又要如何向他的前妻解釋說其實不是寫給她的。

   
原本Noel想要自己來擔任這首歌的主唱,但後來老弟Liam堅持要由他來唱,於是Noel還是把主唱的部分讓給Liam,自己則改擔任”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主唱。這項改變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Liam也因此成為全球知名的樂團主唱。這首歌由簡單明瞭的吉他和絃帶大家進入Wonderwall的世界,接下來的主旋律則讓人覺得只要聽過這首歌的人就一定會愛上它。這張單曲的封面是在Primrose Hill拍的(介紹For Tomorrow時有提到),靈感是來自比利時的現實主義藝術家Rene Magritte的一幅作品,設計者和”Some Might Say”一樣也是Brian Cannon,拿著畫框的那隻手就是他的,封面上的女孩則是唱片公司Creation Records的一名員工。原本封面上的主角是要由Liam擔任,但遭到Noel
的否決。

   
這首歌的MV也拍的相當出色,直得注意的是創團bassPaul McGuigan並沒有出現在MV當中,當時他因神經衰弱而暫時離團,改由Scott McLeod取代並在這支MV中露面。Oasis1996年拿下全英音樂獎的三項大獎當中也包括最佳音樂錄影帶Wonderwall,另外兩項則是最佳樂團以及最佳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Blur
在前一年剛好也是奪下這三項大獎。

   
此外這首歌歷久不衰的程度不下於The La’s”There She Goes”,因為也有相當多知名歌手或樂團翻唱過這首歌,或是採用與這首歌類似的吉他和絃,這也是近十年來最常被翻唱的歌曲之一。這些翻唱者採用了許多不同樂風來重新詮釋這首歌,包括鄉村風格的Ryan Adams、輕鬆風格的The Mike Flowers Popspunk風的Beastie Boys、爵士風的Paul Anka,另外獨立女歌手Cat Power、天王Robbie WilliamsPavement以及Radiohead也都翻唱過這首歌,據傳偶像歌手Hilary Duff也將在新專輯當中翻唱Wonderwall


   
而吉他和絃的部分則包括了Travis”Writing to Reach You”以及Green Day”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TravisFrancis Healy自己也承認他確實採用了Wonderwall的和絃,且”Writing to Reach You”當中還有”what’s a wonderwall anyway”這樣的歌詞。Oasis自己也在之後的作品”D’You Know What I Mean”中採用這段和絃。後來DJ Patty Ben更把Wonderwall”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以及”Writing to Reach You” mix在一起,成為一首名為”Boulevard of Broken Songs”混音曲。Wonderwall的受歡迎程度還不僅於此,它還經常在媒體所辦的史上最佳單曲投票中榜上有名,至今當然還是英國的anthem


影片連結:OasisWonderwall(Live 1996)


3. Oasis - Live Forever

    雖然Live Forever並非Oasis最暢銷的單曲,但它幾乎被公認是最能代表Oasis的一首歌,甚至足以代表Britpop世代。一部介紹Britpop興衰史的紀錄片就以Live Forever為片名,可見這首歌的代表性。這首歌是Definitely Maybe專輯(也有人認為這才是第一張Britpop專輯)當中的第三支單曲,發行後登上了英國的Top 10,是他們第一首擠進Top 10的單曲(之後他們的每一首單曲都是前10),並待在榜上超過一年之久。而在美國則是登上Modern Rock排行榜的第二名。

   
儘管OasisSupersonic已經獲得不少肯定,但Live Forever的出現才是世人見識到Oasis才華的時刻,主要原因是這首歌的詞曲俱佳,不像Supersonic的歌詞那麼沒意義,而Live Forever的歌詞則是發自內心,堪稱是Noel Gallagher的代表作。曲子的部分就更不用講了,一向是Noel巔峰時期的強項,而他的吉他solo可算是Britpop單曲中表現最有名的,Liam最後重複好幾次”Gonna live forever”的部分也相當有感染力。Noel本人也毫不保留地表示相當滿意這首作品,他認為世人聽了Live Forever之後才知道Oasis
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

   
Noel在擔任The Inspiral Carpets的巡迴演唱經理人時,就開始著手創作Live Forever了,也因為Liam發現他的老哥在創作這首歌,就深信Noel應該也要加入OasisNoel擷取了Rolling Stones”Shine A Light”當中的一小段副歌作為Live Forever的一部分。而歌詞方面,一般認為這是Noel獻給Gallagher兄弟的母親Peggy,因為歌詞提到:”How your garden grows cos I just want to fly.”,而他們的母親剛好特別熱衷於園藝。不過Noel
本人則表示這首歌是在寫關於他的兩位好朋友。但那段歌詞確實是在向他們的母親致意。

   
這首歌在1995年得到了NME Award的年度最佳單曲,同時Oasis也獲頒最佳新進樂團以及最佳專輯Definitely MaybeMV的部分分為英國與美國的兩個版本,其中英國的版本有Oasis的團員聯手埋葬鼓手Tony McCarroll的情節,這對這支樂團可說相當諷刺,因為不到一年的時間McCarroll確實就離開了Oasis。美國的版本則向一些已經死去的搖滾傳奇致敬,也包括了他們最敬佩的John Lennon


   
從這首歌我們也可以看出Oasis真的相當尊敬John Lennon,例如英國版的MV,某些場景是在紐約中央公園當中的Strawberry Fields Memorial所拍攝的,而這個紀念花園看名字就知道是在紀念John Lennon。此外,這支單曲的封面照則是John Lennon小時候的住所,位於251 Menlove Avenue。過去Oasis演唱這首歌時,經常會在大螢幕show出幾位已故的搖滾巨星,而最後在螢幕上出現的就是John Lennon,致敬的意味濃厚。在From Familiar to MillionsDVD當中,Oasis又用了Live Forever來向John Lennon
致敬。

   
先前Oasis的官網舉辦了最喜愛的Oasis作品當中,Live Forever高居榜首,可見Live Forever
確實將永遠活在樂迷的心中。

影片連結:Oasis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Live Forever(Maine Road 1996)


2. Pulp - Common People

    1995年五月,Pulp發行了Different Class大碟當中的第一支單曲Common People,這支單曲將該團推向了生涯最高峰。Common People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登上排行榜第二名,這讓Pulp有機會在全球最大的音樂祭Glastonbury Festival演出,他們取代了最後時刻退出的Stone Roses,當Pulp表演Common People時,全場一齊合唱這首歌,把氣氛帶到最高點,彷彿宣告了Pulp也加入了超級樂團的行列。後來Different Class不但成為Pulp的第一張冠軍專輯,隔年還拿下了英國的音樂大獎Mercury Music Prize。毫無疑問地,收錄在這張專輯的Common People絕對是Pulp的生涯代表作,當它發行時就注定要成為經典。

   
創作這首歌的主唱Jarvis Cocker當初就希望將這首歌寫成一首舞曲,它確實有讓人high到不行的節奏與旋律,加上Jarvis詮釋這首歌的過程,是由平淡的描述逐漸轉強到憤怒與不滿,自然能夠帶動聽眾的情緒。樂器方面則加入了一些電子合成的元素。除了曲的部分之外,這首歌的歌詞更是最常被人討論的,也是所有Britpop單曲中最經典的歌詞,在當時還被Smash Hits
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歌詞。

   
Jarvis在歌詞當中描述了自己還在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就讀時,與一名希臘裔女同學的對話。當時他們是在上雕塑課,而這名同學家境相當富裕,但她卻說她”want to live like common people”。而Jarvis最終的回應是”You’ll live like common people”,因為她爸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讓她停止這種想法,因此有”if you called your dad he could stop it all.”的歌詞。中產階級的這種想法與現象被稱作slumming或是class tourism,也就是很想體驗社會下階層的生活,並認為這樣的經驗應該會很有趣,甚至想和他們發生性關係。因此歌詞也寫道:”poor is cool”以及”I want to sleep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


   
Jarvis表示這首歌的歌詞大部分都是虛構的,事實上他只是無意間聽到那名女同學說想要搬到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屬於工人階級的地區,也是英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不過這樣的歌詞確實表達了Jarvis對於中產階級這種想法與行為的鄙視,儘管他本身並非出身工人階級。同時他還批評了當時只知享樂的英國人,因此會有”dance and drink and screw/’cos there’s nothing else to do.”這樣的歌詞。Common People以階級問題為主題,似乎和收錄這首歌的專輯名稱Different Class
相呼應。

   
Common PeopleMVJude Law的前妻、也是英國女演員的Sadie Frost客串演出,從這支MV我們也可以看出Jarvis確實想將這首歌寫成舞曲風格。後來這首歌也被老牌演員William Shatner以口白加上歌唱的方式拿去翻唱。Common People不僅代表了Britpop時期的經典作品,它甚至影響了兩個當紅的後進樂團。包括Franz FerdinandThe Kaiser Chiefs都曾公開表示他們受到這首歌的影響。這些都證明了Common People
在搖滾樂界的重要地位。

影片連結:PulpCommon People(Live)



2006-11-19 分類: 未分類

 

 

 



    終於要進入前十名了,越到後面就代表越重要囉!先來看看10~6名是哪些歌曲吧!

 




10. Suede - The Drowners

    The Drowners不但是Suede生涯的首支單曲,也是Britpop史上相當具指標性意義的單曲。這支單曲在正式發行之前,已經在許多另類媒體播放,並且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後來Suede登上Melody Maker雜誌的封面,並且被該雜誌稱為”The Best New Band in Britain”The Drowner隨即在Suede登上雜誌封面後正式發行,成為他們的首支單曲,也順利地登上單曲榜的第49名。雖然這成績不是相當突出,但這首歌和其MV也透過主流媒體高頻率的播放,讓大眾認識到Suede,尤其是主唱Brett Anderson那獨特、性愛式的唱腔和中性式的裝扮,以及Bernard Butler傑出的吉他表現。

    除了受到市場上的歡迎之外,這首歌替搖滾樂帶來了全新的風貌,確實令人振奮,也因此廣受樂評的青睞。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在英國盛極一時的ShoegazingMadchester,以及在美國極為流行的Grunge等樂風,已經逐漸式微,搖滾樂界正需要一股新的力量。甚至有人認為這首歌代表了Britpop的開端,例如Britpop時期的名音樂作家及樂評John Harris就認為這首歌和Blur”Popscene”的發行,也代表著Britpop的時代開始(關於Britpop從何時開始的說法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種)

    這首歌也被收錄在經典同名專輯Suede當中,也幫助這張專輯成為英國史上銷售最快速的首張專輯之一。後來在Space Rock界相當具代表性的樂團Flying Saucer Attack翻唱了這首歌,使得這支樂團開始受到媒體的注意。另外,Suede的首度電視演出也是演唱這首歌(前面提到的”Metal Mickey”則是首次電視Live表演)

影片連結:SuedeThe Drowners(Late 1992)


9. Supergrass - Alright

    這首歌不但是Supergrass最有名的一首作品,且至今仍是深受歡迎的青少年國歌。這首歌是Supergrass的首張專輯I Should Coco當中的第五支單曲,這支單曲和”Time”一起發行。這張專輯和單曲都是在Britpop的黃金時期(一般稱為Cool Britainnia)發行,當時I Should Coco專輯雖然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始終沒登上No.1。這首”Alright”發行之後,不但登上第二名的位置(Richard III並列該團成績最好的單曲),且停留在前三名有一個月之久。此外,還一舉幫助I Should Coco專輯推上冠軍寶座,可見這首歌的受歡迎程度。

    Supergrass確實相當適合詮釋這首歌,儘管歌詞當中提到了團員對大麻的鍾愛,但更重要的是這首歌所表達的青春氣息。當時這支樂團仍相當年輕,主唱兼吉他手Gaz Coombes才剛滿19歲,詮釋這首歌是再適合不過了。這首歌運用了快節奏的鋼琴伴奏,有如Elton John的名曲”Crocodile Rock”的鋼琴搖滾,讓這首作品聽起來更為輕鬆愉快。

    這首歌的MV也是讓這首歌成功的原因之一,甚至連大導演Steven Spielberg看過這支MV之後(Alright”Caught By the FuzzMVSupergrass少數經常在美國播放的錄影帶,所以Steven Spielberg才會注意到),還指名找他們合作,他有意拍一部以Supergrass為藍本的電視劇。這個請求後來被Supergrass拒絕了,因為他們希望把心思投入在第二張專輯In It for the Money上。

    儘管這首歌是Supergrass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但實際上該團現在已經很少在演唱會中表演這首歌了。原因並不是他們不喜歡這首歌,而實際原因看看歌詞開頭第一句就知道:”We are young.”,但現在”They are not young”,他們已經是30出頭的大男人了。

影片連結:SupergrassAlright(Live at the BBC)


8. Elastica - Connection

    Connection毫無疑問是Elastica的生涯代表作,這首歌在大西洋的兩岸都相當受歡迎。這是在同名專輯Elastica當中的第三支單曲,當時到達英國單曲榜的No.17,後來這首歌靠著電台高頻率的播放,也登上美國Billboard Hot 100的排行榜,是Elastica在美國最成功的一首作品(#53)

    這首歌又再度應證了Elastica受到Punk的影響很大。因為這首歌的前奏完全借用了英國的經典Punk樂團Wire的作品”Three Girl Rhumba”,因此也被Wire的唱片公司告上法院,而時間點就在Elastica專輯發行的前夕,最後雙方是以庭外和解收場。Elastica本身也不否認他們借用了Wireidea,但他們認為音樂的構想是循環性的,這樣算是正常的行為。撇開這個爭議不談,這首歌仍表現得相當出色,尤其是主唱Justine Frischmann那相當sexy的唱腔。

    後來專門出產洗髮與髮型類產品的卡尼爾(Garnier)公司,用了這首歌作為廣告歌曲;而英國的一個喜劇節目Trigger Happy TV也用了Connection當作主題曲。

影片連結:ElasticaConnection(Live on Jools Holland 1994)


7.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A Design for Life

    聽Britpop除了一定要認識OasisBlurSuedePulp等四大團之外,來自威爾斯的大團Manic Street Preachers(可以簡稱The Manics)也是絕對不容錯過的。他們和其他的Britpop又不太一樣了,因為他們的歌詞經常帶有政治的意識形態,早期他們甚至有類似Sex PistolsThe Clash那左傾、激進的風格。一直到了他們最受好評的專輯Everything Must Go發行後,他們的形象才轉趨保守。A Design for Life就是這張專輯的代表作,也可能是Manics最有名的作品。這張專輯是Manics的團員Richey James離奇失蹤後的首張作品。JamesNicky Wire是該團的主要作詞者,這張專輯有五首歌的歌詞是由James所貢獻,James失蹤後,Nicky Wire就負責剩下的部分,也包括了這首A Design for Life

  

 

    這首歌的歌名受到Joy Division一張名為An Ideal for LivingEP的啟發,而歌詞開頭第一句:”Libraries gave us power”的靈感,則是來自Manics在威爾斯的家鄉Blackwood一間圖書館上所刻的諺語,上面寫著:”Knowledge is Power.”。而第二句則唱道:”Then work came and made us free.”,這是參考自過去納粹集中營的大門都會寫的口號:”Arbeit Macht Frei”,也就是「勞動帶來自由」的意思。這個口號Manics先前在其作品”The Intense Humming of Evil”就已經參考過。這首歌運用了動人的弦樂,配上主唱James Dean Bradfield高亢的嗓音,自然令人印象深刻。

    ManicsEverything Must Go專輯發行後,立即獲得各界的好評,當然也少不了隨之而來的商業成就,其中第一支單曲A Design for Life就是最大功臣。這首歌登上了排行榜的No.2,且該作品的歌詞持續替工人階級發聲,使這首歌也成為該階級的國歌。此外,Manics也因為這首歌和專輯,使他們在1996年成為英國的超級巨星,聲勢如日中天,甚至已經足以和Oasis相提並論了。

影片連結:Manic Street PreachersA Design for Lif(Live on Later with Jools Holland 1997)


6. Blur - For Tomorrow

    想品嘗最典型的BlurBritpop,一定要聽這首For Tomorrow。雖然”Popscene”被認為是Blur最早的Britpop作品,不過終究還是沒有For Tomorrow來得出色。For Tomorrow也被收錄在Blur的第二張專輯Modern Life Is Rubbish當中,這張作品也經常被認為是史上第一張Britpop專輯。

   
在這張專輯製作前的英國搖滾樂界,被來自美國的Grunge大舉反攻,於是以Damon Albarn為首的Blur決定創造出一張具有英國自己風格的專輯,來對抗美國文化。最初Blur將這張專輯交給他們的唱片公司Food Record時,還沒有For Tomorrow這首歌。後來Food Record拒絕發行這張專輯,原因是他們認為這張專輯沒有一首足以登上排行榜成為暢銷曲的作品。於是Blur就灌錄了由Damon 所譜寫的For Tomorrow,這首歌也被唱片公司所接受了,成為專輯當中的首支單曲,也順利進入單曲榜的第28名。這首歌同時也是專輯當中的開場曲。

   
這首歌有著如Beatles般的流行旋律,尤其是朗朗上口的副歌(la la, la la la那段)。歌詞的最後一段提到了:”Says let’s take a drive to Primrose Hill/It’s windy there and the view’s so nice.”是在讚美位於大倫敦地區的Primrose Hill(櫻草花山)這座山,可以一窺倫敦市中心的美景。如今在通往Primrose Hill最頂端的道路上還印有”and the view’s so nice”的字樣,其由來就是來自Blur的這首For Tomorrow

影片連結:BlurFor Tomorrow(Music Video)

 

 

 


2006-11-19 分類: 未分類



 

    繼續最偉大Britpop單曲系列的介紹,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第15-11名。



15. Blur - Country House


    這是Blur在他們第四張專輯The Great Escape當中所發行的第一支單曲。說到Country House這首歌,就一定要提一下先前提到過的The Battle of the Bands(或是The Battle of Britpop),因為這首歌在這場戰役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整件事情的導火線起因於一次party,當時BlurOasis都在場,而Oasis”Some Might Say”剛奪下單曲榜的冠軍。根據Blur主唱Damon Albarn的表示,當時Oasis的主唱Liam Gallagher向他炫燿Oasis拿下了No.1,並且語帶冷嘲熱諷,從此這兩大Britpop樂團結下了樑子。

   
時間是19958月,當時兩樂團都準備在秋天發行他們的新專輯,而發新專輯前當然要先發單曲來作暖身。Oasis要發(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中的第二支單曲”Roll with It”,而Blur則要發行Country House。當Damon Albarn得知兩支單曲的發行時間只差一個禮拜時,他要求唱片公司將Country HouseOasis”Roll with It”同一天發行,來和他們正面交鋒。英國媒體得知這項消息後,馬上大肆炒作,就連BBC也不放過這樣的機會。這場大戰有如60年代的Beatles對決Rolling StonesOasisNoelLiam Gallagher兩兄弟為代表,他們代表了英格蘭的北部以及勞工階級;Blur則以Damon AlbarnAlex James為核心,他們象徵英格蘭的南部以及中產階級。當時英國媒體及民眾可說是屏息以待榜單的揭曉,結果BlurCountry House賣出274000張,險勝”Roll With It”216000張,拿下冠軍寶座,這也是他們的首支冠軍單曲。(不過據說”Roll With It”的唱片條碼在當時出了點問題,讓有些賣出去的單曲無法被登記到。)

   
儘管Blur在這場戰役中險勝,但他們最終還是輸了這場大戰。因為後來Oasis(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專輯大獲全勝,至今在英國得到14白金的認證(英國的一白金為30萬張),成為英國史上第四暢銷的專輯,在全球也賣了1900萬張。不僅如此,這張專輯還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而BlurThe Great Escape雖然也登上了冠軍寶座,但3白金的銷售還是輸了一大截,且還是沒能成功進軍美國市場。

   
接下來把焦點轉到Country House這首歌上。若以樂評的角度來看,這首歌確實比”Roll With It”還要來得出色,也是The Great Escape專輯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首歌。這首歌的歌詞是在講一位百萬富翁,住在鄉村的一棟豪宅裡,卻過著極為無聊的生活。後來Damon在一次訪談中提到這首歌是在寫Blur之前的經理David Balfe(也是Blur所屬音樂廠牌Food的創建者)。另外歌詞中提到:”He’s got morning glory and life’s a different story.”,似乎是在暗諷Oasis

   
這首歌的MV陣容也是大有來頭,導演是英國著名的前衛藝術家Damien Hirst,兩位英國的喜劇演員Keith AllenMatt Lucas也有客串演出。前兩者後來和BlurbassAlex James組成樂團Fat LesMV中有一段,Blur的四個團員在黑暗中合聲,其實是在惡搞Queen那具有深遠影響力的Bohemian RhapsodyMV(經典搖滾迷應該很容易看得出來),後來這支MV也被提名全英音樂獎的最佳音樂錄影帶。此外,這支單曲的封面看起來就是一棟昂貴的”Country House”,這棟”Country House”確實身價不凡,因為它是著名的城堡—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位於德國的巴伐利亞。

影片連結:BlurCountry House(Live on Top of the Pop)


14. Ash - Girl from Mars

    Ash是一支來自北愛爾蘭的Britpop樂團,他們的音樂也結合了Punk-Pop。他們發行第一支單曲時還相當年輕,例如主唱兼吉他手Tim Wheeler當時只有16歲。這首Girl from Mars是他們剛從高中畢業時所發行的,雖然不是他們的第一支單曲,但卻是讓他們走紅的代表作(首度打入Top 40),在當時拿下英國單曲榜的第11名。

   
這首搖滾情歌充滿了青春氣息,聽起來也相當有活力,當吉他和絃敲下去的時候,很難不讓你有想搖頭的衝動,頓時之間讓你年輕了十歲。這首歌也收錄在Ash的首張,也是他們最出色的專輯1977當中。

影片連結:AshGirl from Mars(Live)


13. Suede - Metal Mickey


    這首歌是Suede所發行的第二支單曲,收錄在同名經典專輯Suede裡面。這支單曲當時達到英國單曲榜的第17名,這對Suede來講是一大突破。因為這是他們首度打進前40名,比起第一支單曲”The Drowners”的成績進步很多。Suede的首次電視現場表演(Top of the Pop)就是演唱這首歌,這也是Metal Mickey能夠成功打進排行榜的原因之一,當時Brett Anderson的暗示性及中性式的表演,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同時這也是Suede唯一一首打入美國市場的歌曲,當時打進美國的Modern Rock排行榜的No.7。這首歌仍然保持有如T. RexDavid Bowie一般的Glam Rock風格。

影片連結:SuedeMetal Mickey(Live on Top of the Pop)


12. The Stone RosesShe Bangs the Drum

    The Stone Roses除了是Britpop的先鋒樂團之外,也是80年代末興起的新樂風Madchester最具代表性的樂團之一,這種樂風後來影響了Britpop甚遠。Madchester的特色就是結合了迷幻舞曲Acid house的節奏、流行樂的旋律以及Indie rock的元素。這首She Bangs the Drum就是Madchester的經典作之一,配上Mani出色的bass line以及John Squire響亮的吉他節奏,自然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又有點60年代復古的味道。這首歌也是Stone Roses第一支打進英國單曲榜前40名的作品(#36),收錄在他們的經典同名專輯裡頭,這也可能是他們第二著名的作品,僅次於”Fools Gold”。作詞方面,主歌的部分是由Ian Brown負責,副歌則由Squire擔剛。

   
這首歌的MV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剪輯Stone Roses1989年一月於錄音室的一些鏡頭,裡頭盡是些沒有意義的團員慢動作鏡頭,背景則是Squire的藝術作品。第二個版本則是Stone RosesBlackpool Empress Ballroom表演的剪輯,後來這個版本較常在電視上播放(若兩個版本都看過的話,大概就能知道原因了)

影片連結:The Stone RosesShe Bangs the Drum(Music Video)


11. Oasis – Some Might Say

    Some Might Say不但是Oasis的第一支冠軍單曲,同時也是第一首登上冠軍寶座的Britpop單曲。這也是Oasis在第二張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中所發行的第一支單曲,當時Oasis的新作品相當受到矚目以及期待,而這首歌確實沒讓世人失望,也似乎宣告著Oasis的熱潮即將來臨。儘管這首歌的歌詞沒什麼涵義,但Noel Gallagher還是展現了他的作曲才華。先前提到” Cigarettes and Alcohol”的前奏是取自T. Rex”Get It On”,而這首歌的前奏也被認為是受到這首歌的啟發。

   
這也是創團鼓手Tony McCarrollOasis合作的最後一首作品,當時他在錄製(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時已和Gallagher兄弟有著緊張的關係,甚至還曾和Liam發生過肢體衝突。Tony McCarroll離團之後,專輯剩下的部分由新鼓手Alan White所取代。這支單曲的封面是由Brian Cannon所設計,拍攝的地點是在英格蘭的Dirbyshire。在封面上Cannon的父親推著單輪首推車,母親拿著拖把,而Noel站在橋上,Liam坐在水桶旁。他的助理和當地酒吧的女服務生也有入鏡。Cannon說這是他最得意的一張作品。

   
Some Might Say在發行前也有一段小插曲,當時Oasis所屬的音樂廠牌Creation Record的老闆聽了另一首作品”Acquiesce”之後,認為這首歌應該另外再發成一張單曲,而不是擺在Some Might SayB-side。不過這項提議被立場堅定的Noel給拒絕了,因為他認為這張單曲已經完成了,他不想再寫另一首B-side單曲去錄製它。雖然後來Some Might Say大獲成功,但”Acquiesce”也深受歌迷的喜愛,許多人認為這首歌應該可以放在(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當中,甚至可以發行成為單曲。在Q Magazine2002年所辦的”Oasis最受歡迎的作品”投票當中,”Acquiesce”獲得了第二名。

影片連結:Oasis Some Might Say(Live at Maine Road 1996)



2006-11-19 分類: 未分類


 

    繼續這個Britpop系列的介紹,接下來要介紹的是20~16名,這次又會有哪些樂團的作品出現呢?









20. Suede – Trash

    這是Suede在第三張專輯Coming Up當中所發行的第一支單曲。這也是創團時期的吉他手Bernard Butler首次完全沒有參與Suede的創作,因為他當時已經離團了,取而代之的是相當年輕的Richard Oakes。這支單曲的成績也相當不錯,達到英國單曲榜的第三名,和”Stay Together”並列為Suede有史以來成績最佳的單曲,這也證明了他們並未因新陣容而沒落,而Brett Anderson仍有能力帶領Suede繼續走下去

    這首歌也是
Suede轉變風格的代表作,和上一張專輯Dog Man Star的憂鬱風格截然不同,而是更為華麗也更為流行。這首歌的MV”New Generation”一樣,都是將樂團擠在房間裡,只不過Trash的色調相當鮮明亮麗,不像New Generation那麼的暗淡。此外,這也是新加入的鍵盤手Neil Codling首次在MV當中亮相。

影片連結SuedeTrash(Live)


19. Pulp - Mis-Shapes

    先前介紹Pulp”Sorted by E's and Wizz”(以下簡稱Sorted)時,就有提到這首歌是和Mis-Shapes一起發行為double-A side的單曲,當然Mis-Shapes也和”Sorted”一樣登上單曲榜的No.2。不過不同的是,Mis-Shapes並沒有像”Sorted”一樣惹來這麼多的爭議。當”Sorted”的內頁惹出爭議之後,唱片公司隨即將這些內頁換成空白內容,而Mis-Shapes的封面及內頁則是安然無事。

   
在單曲的評價方面,Mis-ShapesB-side被認為比”Sorted”還要出色,因為Mis-ShapesB-side多了一首新歌,而”Sorted”只收錄”Common People”live版本。這首歌同時也是Pulp的經典專輯Different Class中的開場曲。而在MV當中,Jarvis Cocker一個人就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了正派與反派。

影片連結:Pulp - Mis-Shapes(MV)


 

18. The Boo Radleys – Wake Up Boo!

    1994-1996年是Britpop最巔峰的時期,某些已經成軍很久的樂團,就是靠著這波Britpop運動而紅起來的,The Boo Radleys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The Boo Radleys的樂風由Shoegazing跨越到Britpop,而他們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這首Wake Up Boo!了。The Boos在成軍初期已經在獨立搖滾界有相當的知名度,包括專輯Giant Step也廣泛受到樂評人的好評,不過他們一直沒辦法獲得商業市場上的突破,直到Wake Up Boo這首單曲的發行為止。

   
這首歌算是一首趕搭Britpop風潮的曲子,創作者Martin Carr添加了許多流行的元素,以及60年代The BeatlesThe Beach Boys的復古風格,讓這首歌更加動聽。Wake Up Boo1995發行時,果然大受歡迎,不但達到單曲榜的No.9(他們生涯唯一一首前十名的單曲),且經常被用在電視節目或是廣告上。收錄這首歌的專輯Wake Up!也在此時登上英國專輯榜的冠軍,也是他們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

 


17. Elastica – Stutter

    若要選一個Britpop中最重要的女人,我想就非Elastica的主唱兼吉他手Justine Frischmann莫屬了。她的重要性並非指八卦的製造(曾和Brett AndersonDamon Albarn在一起),而是她離開成名前的Suede之後,一手建立了Elastica這支重要的Britpop樂團。

   
StutterElastica成軍以來所發行的第一首單曲,當時是以限量的形式發行,在電台高頻率的播放下廣受好評,且馬上銷售一空。這首帶有十足PunkNew Wave風味的單曲只有兩分多鍾,且節奏相當的快,就像是Blondie的主唱Debbie Harry加上Buzzcocks的綜合體。Justine Frischmann在歌詞當中表達了她對那經常喝醉酒的男友的不滿,當她唱到副歌時,似乎就是她對男友所發出的怒吼。

影片連結:Elastica - Stutter(Live at Pairc Ui Chaoimh Cork)


16. Blur - Parklife

    這首ParklifeBlur的經典專輯Parklife當中所發行的第三首單曲,當時到達單曲榜的第10名。這首歌不但廣受歡迎,還使當時英國的年輕中產階級掀起了一股河口英文熱(Estuary English,英國東南部的一種口音,由Cockney轉變而來,以往較常被勞工階層所使用)。而這一切除了要歸功於Damon Albarn之外,還有英國演員Phil Daniels特別的口白演出。Phil Daniels的口白是在講社會上的懶惰者,而他的Cockney口音也相當輕鬆幽默。由於Phil Daniels曾經主演以Mod為主題的電影Quadrophenia(熟悉The Who的樂迷應該相當清楚),使得他經常被外界與Mod聯想在一起,因此Parklife這首歌也被視為是Mod界的國歌。(附帶一提,Phil DanielsDamon Albarn都是倫敦足球隊Chelsea的球迷,可見兩人的關係一定會相當良好。)

   
這首歌的MVBritpop界相當具有代表性,Phil Daniels也有在MV裡頭演出。此外,在一些live的表演中,Phil Daniels偶爾也會和Blur一起現身。Blur1995年的全英音樂獎當中囊括了四項大獎,包括了最佳英國樂團、最佳專輯(Parklife)、最佳單曲以及最佳音樂錄影帶,其中單曲和音樂錄影帶的部分就是這首Parklife。另一方面,這首歌也曾經被用在Nike1997年所拍攝的經典足球廣告當中。

影片連結:Blur - Parklife(Live on Later with Jools Holland)


 



年度好帖 分類: 未分類

剛上網看到的,評得很不錯。



 

        這是我在這個blog的第一篇文章。這個榜單絕對不是由任何一家雜誌選出來的,而是由我自己綜合了accaimedmusic.net和allmusic.com這兩個網站,選出了史上最偉大的31首Britpop單曲。除了文字的介紹之外,還附上了這些經典歌曲的live連結(感謝YouTube的網友們提供)。以下先介紹第31名到第26名。未來當然會陸續介紹更前面的名次,以及其他樂風的greatest排名

















31.Oasis - Whatever

 

 

        來自Manchester,代表英格蘭北部的Oasis幾乎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的Britpop樂團,他們的偉大作品幾乎都集中在他們的前兩張專輯Definitely Maybe(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當中。而這首Whatever的發行時間,剛好是介於Oasis的這兩張專輯之間,也算是Noel Gallagher在他的創作巔峰時期寫下的一首好歌。

        這也是Oasis首支打進英國單曲榜Top 5的單曲,最高的排名到達#3Noel Gallagher萃取了Neil Innes”How Sweet to Be an Idiot”作為這首歌的開頭,旋律一模一樣,只不過Noel將歌詞由how sweet to be an idiot改為I’m free to be whatever I。這首歌的歌詞反映了Oasis的直率。當Noel在歌詞當中寫道:”Whatever I Choose/And I’ll sing the blue if I want”,或許也反映了當初Noel的父親希望他留在他的建設公司時的心情。Noel還找來了著名的交響樂團London Session Orchestra,將優美的弦樂融入到歌曲當中。

先前提到Noel Gallagher用了Neil Innes的作品之旋律,後來也免不了遭到後者的控告,控告他未經授權使用該作品,而且Neil Innes還勝訴。儘管如此,這還是難以動搖Whatever這首歌在Britpop歷史當中的一席之地。

 

影片連結:Oasis Whatever live at Jools Holland Sh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61WF7KFhBo

 

 

30.Blur – The Universal

 

                                                                                                 

        若說Oasis是史上最偉大的Britpop樂團,那麼來自London,代表英格蘭南部的Blur可說是緊追在後,且幾乎到了不相上下的地步了。他們是兩支最具代表性的Britpop樂團,這兩支超級天團也曾經為了爭奪”Kings of Britpop”這個頭銜而上演激烈的樂團大戰(Battle of the Bands)

 

        這首歌是Blur的第四張專輯The Great Escape當中的第二首單曲,曾經打進英國單曲榜的第五名。和OasisWhatever一樣,Blur在這首歌也加入了弦樂,也是一首慢板的經典。但不同的是,這首歌沒有任何侵權的問題。而這首歌的MV相當有趣,因為他們在MV中向Stanley Kubrick的經典電影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致敬。Blur在裡頭的造型以及MV的場景,都是模仿當年發條橘子的經典畫面。

 

影片連結:Blur - The Universal(Live on Jools Holland 199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9fpL3rqz58

 

 

 

29. Oasis – Cigarettes and Alcohol                                                  

        這是OasisDefinitely Maybe專輯當中,第四首發行的單曲,最後在英國單曲榜達到第七名,成為Oasis第二首進入Top 10的單曲,比第一首進榜的Live Forever還要高三個名次。Cigarettes and Alcohol也是Oasis最早反映現實社會的單曲。歌詞當中道出菸、酒精、藥物以及派對都是催化勞動階級平淡生活的藥劑,另外像是”Is it worth the aggravation/To find your job when there is nothing worth working for?”也說出了90年代中期,英國年輕勞工階級的心聲。 

        不過這首歌也是Noel Gallagher早期有剽竊他人創作問題的歌曲之一,最明顯的就是他用了glam rock第一天團T. Rex”Get It On”前奏,作為這首歌的吉他前奏,後來還差點被告上法院。但由此也可以看出Noel的創作受到T. Rex相當大的影響。這首歌後來也被Rod Stewart拿去翻唱。

 

 

影片連結:Oasis - Cigarettes and Alcohol(Live on Jools Holland 2000)

http://www.youtube.com/index?&session=gAJ9cQEoVQxlcnJvcl9maWVsZHNxAmNfX2J1aWx0aW5fXwpzZXQKcQNdhVJxBFUGZXJyb3JzcQVdcQZVOlRoaXMgdmlkZW8gaGFzIGJlZW4gcmVtb3ZlZCBkdWUgdG8gdGVybXMgb2YgdXNlIHZpb2xhdGlvbi5xB2FVCG1lc3NhZ2VzcQhdcQl1Lg==

 

 

28.The Stone Roses – Made of Stone

 

 

 

                                                  

        也是來自ManchesterThe Stone Roses絕對是影響Britpop最鉅的先鋒樂團,包括OasisBlur都深受他們影響。許多人認為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The Stone Roses是史上第一張Britpop的經典專輯,而Made of Stone則是這張專輯當中的第一支單曲。

 

        說到這首歌,就一定要提到這首歌的歌詞以及The Stone Roses的吉他手John Squire了。這首歌的歌詞是關於一名美國相當具影響力的畫家Jackson Pollock(印象表現主義大師,他的一生曾被拍成電影,Ed Harris主演)車禍死亡的事件。而John Squire本身也是一位藝術家,The Stone Roses的專輯或單取封面幾乎都是由他所操刀,當然也包括經典的同名專輯,這張專輯的封面曾被Q Magazine選為史上最佳的專輯封面之一。他們樂器上面也都有John Squire創作,而Squire的畫風主要正是受到Jackson Pollock的影響。

 

 

        這首歌的吉他以及bass line被視為是經典,而歌詞也相當令人驚奇。

 

 

影片連結:The Stone Roses - Made Of Stone(Live 1989)

 

  http://www.youtube.com/index?&session=gAJ9cQEoVQxlcnJvcl9maWVsZHNxAmNfX2J1aWx0aW5fXwpzZXQKcQNdhVJxBFUGZXJyb3JzcQVdcQZVOlRoaXMgdmlkZW8gaGFzIGJlZW4gcmVtb3ZlZCBkdWUgdG8gdGVybXMgb2YgdXNlIHZpb2xhdGlvbi5xB2FVCG1lc3NhZ2VzcQhdcQl1Lg==

 

27.Oasis –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Don’t Look Back in AngerOasis第二張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當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後一首發行的單曲。這首歌成為Oasis的第二首英國冠軍單曲。特別的是,Noel Gallagher自己擔任這首歌的Vocal,而不是由Liam Gallagher所唱。相信只要是一般的搖滾樂迷都能聽得出來,這首歌的鋼琴前奏是在向搖滾傳奇John Lennon致敬,而模仿的歌曲則是耳熟能詳的”Imagine”。從這首歌就可以看出Noel的創作深受The Beatles以及John Lennon的影響。

 

       

        Noel Gallagher曾經提到John Lennon是他寫作這首歌的靈感之一,歌詞”So I start a revolution from my bed/Cos you said the brains I had went to my head”是來自於John Lennon的一捲回憶的錄音帶。歌詞當中也提及了Noel不甚愉快的童年,”Stand beside the fireplace/Take that look from off your face”,是在描述Noel小時候在暖爐旁照相時,Noel的表情不喜悅,而他的母親要求他不要擺那副表情。此外,副歌當中提到的SallyNoel表示這個Sally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這只是他自己虛構出來的角色。後來Noel還說2005Oasis發行的單曲”Lyla”中的LylaSally的妹妹。

 

 

        這首歌是Oasis在演唱會中必定表演的曲目,唱到副歌時,Noel經常會要歌迷們一起大合唱。而在這首歌的MV當中則請來了英國老牌電視演員Patrick Macnee,同時這首歌也經常被運用在電視節目當中。

 

 

影片連結:Oasis - Don't Look Back In Anger(Live)http://www.youtube.com/watch?v=SxU3FaIK8zs

 

 

   

26.Supergrass - Caught by the Fuzz

        Supergrass來自Oxford,也是Britpop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支樂團。這首Caught by the Fuzz是他們的第一支單曲,收錄在他們的第一張專輯I Should Coco裡。當這首歌發行時,主唱兼吉他手Gaz Coombes只有18歲,當時這首歌還被NMEMelody Maker這兩家雜誌同時選為單週最佳單曲,後來也在美國被大量的播放。而這首歌的歌詞在描述他們的一個朋友藏有古柯鹼而被警察逮到的經驗。

 

        這首歌除了是Britpop的重要單曲之外,也是punk-pop時代的重要之作,具有濃濃的punk味,這也顯示了他們的確受到70年代重要的英國punk樂團The Buzzcocks的深遠影響。

影片連結:Supergrass - Caught by the Fuzz(Live on Jools Holland 1995)

http://www.youtube.com/index?&session=gAJ9cQEoVQxlcnJvcl9maWVsZHNxAmNfX2J1aWx0aW5fXwpzZXQKcQNdhVJxBFUGZXJyb3JzcQVdcQZVOlRoaXMgdmlkZW8gaGFzIGJlZW4gcmVtb3ZlZCBkdWUgdG8gdGVybXMgb2YgdXNlIHZpb2xhdGlvbi5xB2FVCG1lc3NhZ2VzcQhdcQl1Lg==

 

 

 

     在上一篇的介紹當中,Britpop的兩大天團OasisBlur已經率先登場了,那麼老三及老四會不會也在這集的介紹中出現呢?請看21~25名的介紹:

 

 

25. Pulp - Sorted by E's and Wizz

 

 

         若說OasisBlurBritpop的兩大天團,那麼SuedePulp就算是第三及第四把交椅了,這兩支樂團在Britpop歷史的地位也不相上下。Pulp來自Sheffield,這首Sorted by E's and WizzMis-Shapes當時一起被發行為Double-A Side的單曲,也是經典專輯Different Class當中所發行的第二支單曲。這支單曲的內頁在當時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因為內頁中以圖示來教大家怎麼用一張紙做一個錢包。當時英國媒體將內頁的內容解讀為如何用這個錢包來藏毒品,且許多報紙還認為這首歌的歌詞是在描述在舞廳的夜晚。通常報紙會刻意將這種舞廳跟毒品聯想在一塊,後來鏡報(英國著名的八卦小報)還以頭版的方式建議應該要將這首歌禁播及禁賣。就連英國的三級跳遠世界紀錄保持人Jonathan Edwards也跳出來批評Pulp的這項舉動。

         Pulp的靈魂人物Jarvis Cocker則是鄭重否認外界的解讀,他說這首歌的靈感是來自在Santa Pod賽車道的一晚,絕對和毒品無關。儘管引發了這樣的爭議,這支單曲還是一樣成為成功的暢銷單曲,是Pulp”Common People”之後,第二支達到Top 2的單曲。 

 

 

 

 

 

 

影片連結:Pulp - Sorted by E's and Wizz(Live at La Route Du Rock 2001)

http://www.youtube.com/index?&session=gAJ9cQEoVQxlcnJvcl9maWVsZHNxAmNfX2J1aWx0aW5fXwpzZXQKcQNdhVJxBFUGZXJyb3JzcQVdcQZVOlRoaXMgdmlkZW8gaGFzIGJlZW4gcmVtb3ZlZCBkdWUgdG8gdGVybXMgb2YgdXNlIHZpb2xhdGlvbi5xB2FVCG1lc3NhZ2VzcQhdcQl1Lg==

  

 

 

 

 

 

 

24. The Verve - The Drugs Don't Work

 

 

                                                          

        雖然以The Verve迷幻的樂風來講,不能算是純正的Britpop樂團,但幾首帶有Britpop風格的經典歌曲,就足以讓他們不被Britpop樂迷遺忘。這首The Drugs Don’t Work收錄在The Verve的最後一張,也是最經典的一張專輯Urban Hymns裡。這是他們在這張專輯中所發行的第二支單曲,並且成為他們唯一的一首冠軍單曲,就連”Bitter Sweet Symphony”也沒辦法達到No.1

 

 

        

        這首令人感到哀傷的歌,是Richard Ashcroft要寫給他那死去的父親,配上開頭的弦樂以及吉他和絃,更是讓人覺得悽涼刺骨。後來這首歌也經常被人拿去在演唱會翻唱,包括Ben Harper以及Dave Matthews Band都在演唱會中翻唱過

 

 

 

 

影片連結:The Verve – The Drugs Don’t Work(Live at Jools Holland)

http://www.youtube.com/index?&session=gAJ9cQEoVQxlcnJvcl9maWVsZHNxAmNfX2J1aWx0aW5fXwpzZXQKcQNdhVJxBFUGZXJyb3JzcQVdcQZVOlRoaXMgdmlkZW8gaGFzIGJlZW4gcmVtb3ZlZCBkdWUgdG8gdGVybXMgb2YgdXNlIHZpb2xhdGlvbi5xB2FVCG1lc3NhZ2VzcQhdcQl1Lg==

 

 

 

 

 

 

 

 

 

23. Suede - Animal Nitrate

         來自LondonSuede可說是僅次於OasisBlurBritpop大團,主唱Brett AndersonDavid Bowie的華麗式風格以及中性打扮著稱。這首歌收錄在Suede的同名專輯Suede當中,且是這張專輯當中第三首被發行的單曲,後來達到Top 7,是這張專輯中成績最好的一首單曲。

 

 

        與先前提到的幾首歌一樣,這首歌在當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但爭議點又不太相同了。Animal NitrateMVSuede同名專輯的封面所引發的爭議一樣,都是有同性接吻的畫面。專輯封面是兩位女性接吻,而Animal Nitrate的MV則是兩位男性,後來這支MV也因這樣的鏡頭而遭到禁播。

 

影片連結:Suede – Animal Nitrate(Live 1996) 

 

 

 

22. Oasis – Supersonic

 

 

 

 

        SupersonicOasis有史以來所發行的第一張單曲,這首歌不僅註定了這支樂團的成功,也替當時似乎要厭厭一息的英國搖滾開啟了另一個黃金時代,並且再度入侵美國。後來這首歌登上英國排行榜的第31名,也收錄在Oasis的首張專輯Definitely Maybe當中。Oasis生涯在電視上的首次表演也是演唱這首歌。

         這首歌在當時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首先是歌詞部分,其實是當時Noel Gallagher在要進錄音室錄製這首歌之前,趕工亂寫所寫出來的。因此這樣的歌詞也引發了一些疑惑與聯想,像是歌詞中Elsa的這個角色。歌詞中寫道:”I know a girl called Elsa/She’s into Alka Seltzer”,以及”She done it with a doctor on a helicopter/She’s snifflin’ in her tissue/Sellin’ the Big Issue.”其實這個Elsa只是一隻錄音工程師養的挪威那犬,當時Noel寫這首歌時出現在錄音室。這隻狗有腸胃脹氣的毛病,所以歌詞中才會有”Alka Seltzer”(一種著名的胃藥)的出現。但有些人卻將這首歌解讀成描述少女賣淫,當然也遭到Noel的鄭重否認。歌詞中也出現了”yellow submarine”的字眼,又再度驗證了Noel的創作確實深受The Beatles的影響。

         此外,原本唱片公司是希望能發行”Bring It on Down”作為Oasis的首支單曲,但立刻遭到了Noel的反對,後來才決定以這首Supersonic作為他們的首支單曲。雖然這顯示了Oasis經常一意孤行的風格,但最後也證明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SupersonicOasis開始邁向第一樂團之路。

 影片連結:Oasis – Supersonic(Live @ Jools Holland 2000)

 

 

 

 

21.Blur – Girls & Boys 

 

 

                                                  

        Girls & Boys收錄在Blur最經典的一張專輯Parklife當中,也是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以及第一首發行的單曲。這首結合new wave以及disco的流行舞曲,是Blur第一首達到單曲榜Top 5的歌曲,單曲當中還收錄了Pet Shop Boysremix版本。雖然這首歌看似相當流行,但實際上歌詞卻充滿著諷刺及暗示的意味。

 

         Damon Albarn在歌詞當中諷刺了當時英國的社會以及青少年的派對文化。例如歌詞的第一段提到了希臘,是指英國的青少年族群在假日時,特別喜歡到Faliraki(希臘的旅遊勝地)以及Ibiza(西班牙的小島,也是電音重鎮)的舞廳,而他們在這些舞廳的目的只有兩個:酗酒和性。因此副歌就唱道:”looking for/Girls who are boys/Who like boys to be girls/Who do boys like they’re girls/Who do girls like they’re boys/Always should be someone you really love/”,其實是在諷刺這個社會上已經沒有太大的性別區分,以及雙性戀等等的問題。而歌詞”Avoiding all work/Because there’s none available”則是在諷刺這些青少年漫無目的的享樂主義。

 

 

        儘管Damon AlbarnGirls & Boys當中點名諷刺了這些青少年及舞廳,但這首歌在當時卻大受青少年的歡迎,並且成為舞廳必放的曲子。這可能才是最諷刺的事吧!        

 

 

影片連結:Blur – Girls & Boys(Live @ NPA)



 









 



2006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六   晴天


2006-11-18 分類: 未分類

衝A計劃快將啟動!



2006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四   晴天


英国销售榜(新) 分類: 未分類
恭喜MG在包括精选集的总销售榜由原来的第5上升到第3(看来很有潜力赶超 Beatles ) 

不过吃惊的是Be here Now比Definitely Maybe卖的多!!! NOEL应该别再否认BHN也是经典  Cheesy